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点,贵州民族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立足国情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课程建设与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监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7年秋冬学期,贵州民族大学精心打造了本校第一门共享学分课程——《民族理论与政策》,该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是利用信息技术去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的良好示范。混合式教学强调线上、线下课堂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四位多年从事民族理论教学与研究的资深教师,结合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规律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方法来共同打造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混合式共享课程。
2017年9月混合式共享课程《民族理论与政策》正式上线,经过秋冬学期的运行,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贵州民族大学选课学生均为本校大四传媒学院的学生,2017秋冬学期选课人数共计502人,学生线上课程完成进度高达98.29%。线上每日学生登录学习人数持续稳定,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线上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
结合线上理论知识体系的自主学习,本学期线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四次专题见面课,分别是《什么是民族?怎样理解民族的发展规律?》(杨昌儒教授主讲)、《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李昭勇副教授主讲)、《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董强教授主讲)、《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刘吉昌教授主讲),每次见面课都深受学生喜爱。
比如,第一次见面课,杨昌儒教授围绕《什么是民族?怎样理解民族的发展规律?》为主题的线下见面课,既结合学生线上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又将教学知识进行深化,引发了学生积极的讨论和分享,学生代表在课后分享说道:“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完全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教授方法,在线学习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我们结合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并带着问题来到见面课和主讲老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主讲老师杨昌儒教授也在见面课后分享到:“未来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各个途径来进行学习,而未来老师也更多地成为一名引导学生徜徉知识海洋的导师”。
本门课经过2017秋冬学期的校内运行,效果良好,从2018年春夏学期开始,本门课程已经入选智慧树共享精品课程,将走出贵州民族大学,走向贵州省乃至全国,依托东西部课程共享联盟和智慧树网进行跨校、跨区域的学分课程共享。
未来,贵州民族大学将会持续为更多的有需要的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学校会号召优秀的教学团队打造一批优质共享课程,并针对传统教室对见面课讨论、互动环节的限制和学生互动不足的问题,接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的混合式教学网络,既能更好地进行校内翻转,又能实现名师课堂的跨校共享,增进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全面提升共享课程的教与学的体验。
头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