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多元教育 深耕教育未来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加快建设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大连理工大学推进数字教育建设纪实
大连理工大学
2023-03-22
www.jyzc.com

“1+M+N”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5G+智慧教育、AR、VR、智慧教室、虚拟书院……当前,一系列新鲜感十足的教育数字化软硬件资源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园全面布局、广泛应用,持续构建大工特色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成为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变革创新、激发人才培养内在活力的重要手段。

21世纪以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意义。

大连理工大学以教育数字化变革为牵引,持续加强智慧教学平台、智慧教学空间、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助学、助教、助管,着力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和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把教育数字化推向深入。

促融通,提效能,建成国内首个iLab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高校。早在2004年学校就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引入了4个MIT-iLab实验,并开发了自己的远程操控实验平台,成为国内首家引入并有效使用MIT远程实验资源的高校;2005年学校成功接入MIT的远程实验系统,建成了国内第一个iLab实验室,学生在校园内即可远程操作MIT实验室设备,实现了国际优质实验资源的共享。

高等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引领者,也应是时代变革的先行者。在与MIT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大工不断深化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USU)、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开放课件联盟(OCWC)、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CORE)等国内外著名大学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推动国内外融通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其中包括国内最早的5家OCW课程网站之一——大连理工大学网上学习中心,为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创建了一条新路径,以此形成的教学成果“建设国内外融通的教育资源增强教与学的效能”获2009年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应对数字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2015年开始大连理工大学在前期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先后建设并升级了智能化的大工慕课平台、大工-超星金课建设平台、大工-爱课程SPOC平台、大工-学堂云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1+M+N”平台、大工课程思政综合平台等,打造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全校3000余门课程依托教学平台建设课程资源,灵活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成为引领大工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新范式”,实验教学实现了集成、开放、共享,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对接、虚拟实体实验互补”,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迭代跃升。学校前瞻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为应对2020-2023年新冠疫情期间大规模线上教学与考试、“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教育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与保障。

今年,大连理工大学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创新数字教育模式,利用数字教育技术、智慧教育环境和线上教学资源,启动了虚拟书院建设。虚拟书院作为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新型书院,将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范式,构建教师学生相适、运行机制灵活的数字化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深变革,强赋能,教学“黑科技”引领未来课堂

“竟然可以通过远程操控系统控制实验室中的设备,在线完成液压回路及系统的调试!”大工机械工程学院张宏教授在《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将虚拟实验、远程仿真、现场实验等技术融合,使学生可以通过高清视频反馈系统查看实验台的实时运行情况,远程操控设备完成实验,这种被学生们惊叹为“黑科技”的虚实互联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多次得到央视网等权威媒体的报道。

“不出实验室,走遍化工厂”,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打造了现代智能化工厂VR实训平台。平台采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一个包含工艺生产装置、智能储运、污水处理、生产管控中心等在内的现代智能化工厂实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观测环境。学生还可以从中扮演操作员、调度员、厂长等角色,多角度认知与学习化工厂生产、管控全过程,达到拓展化工专业知识、提升现代化工认知的目标。

为顺应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的数字化教育“学习革命”浪潮,大连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并实践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学新模式,特别是将先进的VR、AR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建设了面向全校开放共享的“多人沉浸式教学系统——未来课堂”“IdeaVR虚拟现实造梦空间”等,可支撑教学、实训、创新创业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佩戴VR智能装备,“进入”由知识构建的虚拟场景中,打破线上线下、理论实践之间的传统壁垒。目前,沉浸式未来课堂已在《电工电子》《建筑设计》《微电子工艺学》《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

传统教室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也为教学带来了更多的“黑科技”。近年来,大工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以“让学生学习更便利、让老师上课更简单、让课堂教学更活跃、让教学质量更提升”为出发点,全力推进智慧教室改造,目前已建成50间智慧教学空间,可实现高清精品录播、直播课堂、远程交互、互动研讨、数字生成、资源共享等多种应用,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课上课下衔接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与学提质增效。

一批高水平教学名师主动投身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践,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国家级教学名师、化工学院姜文凤教授按照“课程建设统筹规划,课程内容相互衔接,理论课程线上线下结合,实验课程虚拟实做结合”的建设和改革思路,对系列化学理论与实验课程的体系和内容进行重构,建设了具有动态交互、情景化参与特色的三层次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实现了智能化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新范式,以此形成的教学成果“建设系列化学精品开放课程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在名师的示范引领下,广大教师因课制宜,以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推动课堂革命。全员参与的数字化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系列成果,大工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直接相关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5G融合校园网下的新一代智慧教育”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有力促进了全校课堂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全面革新。

建精品,重引领,大工品牌“金课”走向世界

2023年2月召开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提出,要强化新兴技术、优质平台及数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构建更开放的全球高等教育新格局。要以更加公平、全面的高等教育为目标,缩小数字鸿沟,使优质数字资源惠及所有群体。

大连理工大学高度重视精品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与开放共享,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线上“金课”。多年来,学校由教务处统一规划部署,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密切联动,从资金、技术、平台等方面对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给予有力支持。2019年初,学校召开第十六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专门提出“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并将“一流课程”建设成果作为一流本科教育的“金指标”,以此为牵引,全校上下全力推进“金课”建设,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

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34门,位列全国高校第7位;453门课程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位列全省第1位。此外,学校161门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9门课程上线教育部在线教学国际平台,30门课程上线学习强国平台,117门课程上线辽宁省跨校修读平台,课程覆盖了理、工、经、管、文等系列一流课程和部分新工科新文科专业课程,为全国及全世界学习者提供在线教学资源和服务,受到广泛好评,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对疫情严重的地区高校提供教学支持和服务,也使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高校的学生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缩小数字鸿沟做出了贡献。

未来,大工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资源,以历史的主动精神扛起高等教育应有之志、应尽之责、应立之功,把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数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贡献大工力量。(来源:教务处 作者:吴迪 编辑: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