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在《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3年度资助项目名单》中,原创舞蹈作品《姥姥的田》获批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也是今年吉林省唯一一个获批立项的舞蹈类项目。这是校党委多年来坚持用原创优秀文艺作品铸魂人取得的又一项喜人成果。
近年来,长春人文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发挥音乐舞蹈戏剧专业优势和特长,把创作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作为为党育人、教书育人、铸魂育人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与创作过程中,以高水平专业教师和优秀名师为引领,以原创优秀文艺作品打造精品项目为特色,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教学为主课的教学模式,将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实操课程、思政课程和赛事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演、导、教、创”为一体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协同力,产出了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原创作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期间,音乐舞蹈戏剧学院师生创作的青春励志题材话剧《爱在路上》和原创话剧《郑德荣》,通过描写身边先进人物,使大学生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原创青春励志题材话剧《爱在路上》,经过师生两个多月的体验生活、研究人物特征、创作剧本和刻苦排练,在参加吉林省第七届大学生戏剧节中,包揽了演出编剧、导演、表演等全部单项奖和吉林省最佳男演员,同时还获得吉林省优秀文化作品扶持资金项目。原创话剧《郑德荣》作为吉林省高校高雅艺术进校园剧目,在吉林、四平、白城、通化、长春等地区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巡演20多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推进全省学习“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剧获批教育部高校精品文化行动推广计划项目、吉林省优秀文化作品专项扶持资金项目。学校获批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
在此基础上,学校党委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依托学校东北秧歌基地和吉林省民族文化中心研究基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将东北秧歌民间舞蹈艺术,打造成校园文化的特色和品牌,展现东北秧歌的艺术魅力和时代风采。原创舞蹈《姥姥的田》以传统舞蹈形式,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浓浓乡情与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情怀,为东北舞蹈乃至汉族民间舞蹈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最终将作品完美呈现在评奖的舞台上,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学校党委利用音乐舞蹈戏剧学院专业优势,推出了一批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并将作品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形成独有的品牌效应,打造出师生喜闻乐见、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先后排演了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剧《白山松水英雄魂》《光辉历程》,原创话剧《郑德荣》《誓言》,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原创舞剧《我的查干淖尔》等20余部原创作品;创编教材《百部红色故事》《百首党性教育歌曲》《百部红色情景剧》和《伟大的征程》光盘等精品力作,多次在全国和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奖。2019年,学校与北京大学联合推广原创作品歌剧《青春之歌》,获批教育部思政司高校原创精品文化行动推广计划项目,在全国的高校中巡回演出,彰显了红色文化的艺术魅力。
为传承东北秧歌民间舞蹈艺术,2022年学校申报的传承项目《东北秧歌》,成为全省唯一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高校。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原野》和大型原创话剧《郑德荣》先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剧目;原创情景剧《红色记忆》荣获吉林省学校庆祝建党百年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等30余项荣誉;近3年来,学校组织参加国际级和国家级演出活动20余场次、原创作品展演130余场次;多名教师荣获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长春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以及最佳导演奖、优秀编剧奖等荣誉。近3年来,音乐舞蹈戏剧学院师生先后参加中央电视台重阳节晚会、吉林省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国家和省级大型文艺演出,多次赴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通过参与原创优秀文艺作品,形成了“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8%以上,许多毕业生在艺术表演领域与艺术教育领域展露头角。(供稿作者:李敬伟)
头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