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馆共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服务基地

为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打造教育教学实践平台,9月20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举行大学生实践教育服务基地签约挂牌仪式。双方以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为目标,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

莅临本次签约仪式的领导、嘉宾有巴彦县政协副主席王立海、中共巴彦县宣传部副部长常世勇、巴彦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娄思若、巴彦县职业高中校长吴大伟、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馆长黄彦辉。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严明,宣传统战部部长、校融媒体实践中心主任王博,学生工作处处长、团委书记姚尧,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团委副书记周群,融媒体实践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艺术系主任孙秀英、党总支副书记吕文鹏、中文系党总支副书记田胜凯以及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仪式由巴彦县宣传部副部长常世勇主持。

严明副校长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简要介绍了龙外的基本情况。同时指出,这次签约挂牌仪式是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共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双方深入合作、互相支持的全新起点。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一直以来都积极推动学生实践教育的开展,希望通过与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广阔的实践平台。

姚尧处长与黄彦辉馆长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服务基地协议书》。

王立海副主席与严明副校长共同为大学生实践教育服务基地揭牌。

王立海副主席对双方合作表达了高度期待。他表示,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合作,校馆共建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推动学校与地方文旅、文博产业开展深入合作,促进教育和文旅、文博事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育人质量,贯通理论实践,更好释放聚合效应,推动学校教育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实现双赢,探索出服务地方社会、传承历史文化的新路径。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将与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继续深化合作,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协同育人模式,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用民俗资源为教育培养服务,用科研力量强化民俗文化研究深度、丰富民俗文化展现形式,细化合作项目,共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共同推动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和龙江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