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多元教育 深耕教育未来
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第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圆满落幕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2024-10-29
www.jyzc.com

45天,200多场精彩活动,线上线下共计20万人次热情参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第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成功落下帷幕。10月27日,第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闭幕式在校园湖畔举行。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第一副校长、学术委员会主席谢尔盖·伊万琴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超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机械组组长姚蕊,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诺维茨基以及深北莫相关系、中心,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等出席闭幕式。

伊万琴科就第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的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伊万琴科表示,第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自9月13日开幕以来,规模空前、反响热烈,累计开展了200多场活动,激发了全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对知识、科学、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刻思考。本届知识科学文化节亮点纷呈,令人瞩目:一是学术水平再攀高峰。活动在保持高学术规格的同时,吸引了更多中外高校及专家的参与;二是文化交融持续深化。本届知识科学文化节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融合中俄两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讲座与表演活动,涵盖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世界民族舞蹈、音乐等;三是社会影响显著提升。“科学无界”开放周活动得到了中俄两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作为中俄教育合作的典范,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将继续利用好知识科学文化节这一平台,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为进一步深化中俄教育合作、推动人文与科技创新融合做出更大贡献。”伊万琴科称。

闭幕式上,还举行了深北莫第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颁奖仪式。校领导等为获得“优秀志愿者”“最美翻译官”“最佳支持保障奖”“优秀组织奖”“突出贡献奖”等五大奖项的志愿者、翻译官和部门颁发荣誉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切尔内申科为开放周活动发来贺信,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与殷切期望。同时,深圳市相关单位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使得科普活动能够走出校园,走进龙岗儿童公园、大运天地等公共场所,与更多市民共享科学的艺术与魅力,完美诠释了“身边的科学”。

“大咖”院士讲座引人入胜

9月1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专家,电子光学与光电子成像专家、成像电子光学理论创立者周立伟以《志存高远·求深愿达——与青年同学谈成长、成才、成功》为题,与深北莫2024级新生分享成长、成才、成功的感悟。

周立伟强调,上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周立伟通过分享自己在工厂劳动、赴苏联留学及在国际科学界取得成就的经历,激励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复兴的大业中。他指出,志存高远是成功的基石,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不满足于平庸的生活,而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他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学习法,强调勤奋努力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他对即将迈入成才期的青年学子提出了四点期望:积淀文化底蕴、提升综合素质、批判性思考问题、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周立伟赠予同学们八字寄语:“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并分享了“治学六字”:“志、勤、识、恒、法、创”。他鼓励大家“仰望星空,志存高远;胸怀理想,成就未来。”

9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海岩在学校礼堂作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素养》的第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专题报告。

胡海岩从人工智能带来的喜悦与恐慌切入,强调了提升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及科技伦理的重要性。他回顾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指出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科学素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通过人类翱翔蓝天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等案例,胡海岩展示了现代力学原理和自动控制技术在实现这些壮举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需要经历“凝练科学问题—建立简化模型—获取主要规律—提出设计或控制方案—验证和完善设计或控制”的严谨流程,人工智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的设计完善仍需人类科学素养的提升。

胡海岩指出,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提升科学素养尤为重要,包括增强定性判断、机理分析和数据研究的能力。他勉励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10月25日,俄罗斯指挥家、指挥大师,马林斯基剧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莫斯科大剧院院长瓦莱里·捷杰耶夫带来了一场《艺术与科学》主题讲座。

“这是我首次访问深圳,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对它一见钟情。特别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让我感到非常惊喜。这所由中俄两国合作创办的大学,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两国友谊的象征。在此,我要向所有为深北莫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同仁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捷杰耶夫说。

在讲座中,捷杰耶夫谈到了音乐的力量,强调音乐是连接人心的桥梁。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不会改变,音乐是无国界的。他提到18世纪和19世纪的伟大音乐家们,如莫扎特、贝多芬和巴赫等人的贡献,正是这些音乐家让今天的我们能够用音乐将彼此的心灵紧密相连。

基于此,捷杰耶夫提出了一个构想,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与深圳之间建立一座文化桥梁。“这不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是心灵上的沟通,旨在促进双方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实现多边互动性合作。”他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和他的团队将不遗余力地付出努力,并计划明年再次访问深圳,继续深化两国间的友谊,为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出积极贡献。

“放射、辐射都是非常危险的吗?”“放射线是否有正面作用?”10月26日中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董事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教授斯捷潘·卡尔梅科夫以《如何利用辐射进行治疗》为主题进行分享。

卡尔梅科夫指出,人类接触到的辐射绝大多数源自自然界,而由人为因素如核试验和泄漏造成的辐射仅占3%-5%。他强调,放射线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尤其是核医学,已经成为对抗癌症的关键工具。他带领现场观众回顾了放射性化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基础研究,经过军事应用阶段,到现在的和平利用,特别是在核医学领域的应用。卡尔梅科夫介绍了几种放射性元素在医学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并深入解析了放射性定向治疗的机制,特别提到了其团队正在研究的新型放射性分子BI-213-DOTATOC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潜力。

卡尔梅科夫鼓励青年学者和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放射性核素的研究,探索其在医疗领域的更多应用,共同为提升人类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10月26日傍晚,当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诺维茨基身着一身蓝色航天服出现在湖滨舞台并用中文向观众打招呼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诺维茨基分享了他的宇航员生涯,特别是他四次太空飞行的经历,累计超过500天,其中一次在太空中自由漂浮了22小时的故事,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掌声雷动。“每一次飞行前,都需要长达一年半的准备时间。”诺维茨基介绍道,“宇航员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直到晚上9点半结束。按照严格的时间表执行任务,大约60%的时间用于维护工作,其余时间则用于体育锻炼和休息。”

在提问环节,观众们踊跃发言,提出了一系列他们好奇的问题。对于“第一次见到真实太空的感受”这一问题,诺维茨基深情地回忆道:“我的第一印象是看到了整个地球,那是一个极其美丽、令人震撼的景象。”

一个小朋友举着话筒大声问道:“为什么在太空中会飘起来?”诺维茨基笑着回答:“因为在太空中,我们就像拥有了翅膀的人,所以能够自由飘浮。”这一幽默的回答赢得了现场阵阵笑声。当被问及成为宇航员的契机时,诺维茨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成为一名宇航员是我从小的梦想。要成为宇航员,首先得成为一名飞行员,进入飞行学院。我很幸运,在我学习期间恰逢选拔宇航员的机会,这给了我实现梦想的可能。”

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机械组组长姚蕊以《中国天眼与南仁东先生》为主题进行分享。“中国天眼,正式名称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建成后,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中首次提到‘中国天眼’,这一名称从此广为人知。”讲座伊始,姚蕊向观众介绍了中国天眼命名背后的故事。

姚蕊详细讲述了射电天文的诞生历史。射电天文起源于1932年,当时美国工程师卡尔·央斯基在一次无意的测试中,发现了来自天体的射电信号。通过分析,确认这些信号确实来自天体,而非人为活动,从而标志着射电天文的诞生。

接着,姚蕊讲述了深空探索的历史和FAST的建设历程,展示了FAST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取得的亮眼科技成就。她生动介绍了FAST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带领团队执着奉献、攻坚克难的科学家事迹,深入浅出地带领公众学习深空科学知识,理解深空探索事业。

“春雨催醒期待的嫩绿,夏露折射万物的欢歌,秋风编织七色锦缎,冬日下生命乐章延续着它的优雅,大窝凼时刻让我们发现给我们惊喜,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姚蕊以南仁东先生的一首诗结束了讲座,引发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00多场活动校内外铺开,带领公众玩转科学

据统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第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共举办包括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科普和文化交流在内的线上、线下活动200多场。

在湖畔舞台、第二舞台,走进教室、会议室,一系列讲座、研讨会精彩上演,来自中俄两国、各领域的院士专家,围绕“从计算机编程到生物系统编程”“丹霞地貌植物群是如何形成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如何改变语言世界”等主题分享各自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成果,为师生、公众献上了知识与启迪并重的科普文化大餐。

“怎么判断鱼的年龄?“如何从水果中提取DNA?”“为什么非牛顿流体池‘吃软不吃硬’?”......大师班以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将原本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操作体验,激发公众对科学的无限遐想;科学秀现场人头攒动,“三、二、一!砰!”随着现场观众的倒数,表演导师把热水快速倒入液氮中后,一团巨大的白色云雾迅速升起,欢笑与惊叹中,大朋友、小朋友对科学的兴趣被悄然点燃;此外,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带来了“走进科学世界,中学科学实验展演”。

知识科学文化节开放周期间,深北莫校园免费向市民开放。精彩纷呈的活动、可观可感的前沿科技成果激发了市民群众热情,预约入校的市民络绎不绝,热度不断攀升,线下云端累计参与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