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程:多渠道融合思政元素,培育“四有好老师”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程正以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课程之中,致力于培养具备“四有好老师”特质的未来幼教人才。翁琳副教授作为该课程的主讲人,通过教材、项目、案例、实践、评价等多渠道,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三融通、三统一”,即内容融通、方法融通、目标融通,以及理论与实践统一、课内与课外统一、评价与反馈统一,紧扣“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主线,遵循“挖掘与融入并重,润物细无声”的理念,全面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

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更在讲授过程中精心融入思政元素。通过选取具有教育意义、反映时代精神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课程采用大量真实或模拟的幼儿园管理案例,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幼儿园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翁琳副教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案例背后的思政内涵,如职业匠心、家国情怀、仁爱之心等,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驱动,实践育人

课程设计了多个与幼儿园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项目,如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幼儿园行政跟岗、幼儿园一日生活观摩与幼师助手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围绕“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探索。通过团队合作、实地调研、方案制定等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担当意识和创新精神。

与幼儿园建立基地合作关系

学院与多家优质幼儿园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学生在实践基地中,可以亲身体验幼儿园管理的各个环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实践基地也成为了学生锤炼师德师风、培养仁爱之心的重要场所。

多元评价,反馈促改

课程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实践基地反馈等。通过多维度、多视角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动态。同时,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促进课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在评价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思政表现的考察和激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广外南国商学院教育学院《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程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培养了他们作为“四有好老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为高等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通讯员:郑芝鸿、曹谨)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均来自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转载注明来源网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考生提供更多信 息作为参考,让网友更多的了解各学校。
如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