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旁的科普”援疆援川项目中期研讨活动在嘉兴一中开展

3月28日中午,嘉兴市第一中学多功能厅内热闹非凡,“红船旁的科普”援疆援川项目中期研讨活动在此开展。此次活动由嘉兴一中科技竞赛总教练、沙雅二中科学副校长、沙雅二小科学副校长潘路希老师主持。本次研讨活动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船精神”,并通过一系列科普项目的优化和完善为沙雅和若尔盖的同学带去别开生面的科学体验。

本次活动是嘉兴一中“红船扬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歌曲中的科学”、“玩转科学小实验”和“红船梦,我的职业梦”三个板块。中期研讨活动上,潘路希老师再次强调了援疆援川项目背景和意义,并希望同学们通过“红船旁的科普”的中期研讨完善项目,更好地与沙雅、若尔盖的同学们联谊和交流。

之后,潘老师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并优选出3个科创社的优秀项目进行推介,校科创社李嘉茵、蔡嘉毅、文钰菲三位同学分别进行项目展示,三位负责人纷纷介绍了各自项目研究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李嘉茵负责的项目《歌曲中的科学—美丽嘉兴》围绕嘉兴名歌进行科普传唱,通过歌曲让西部同学更好地了解嘉兴;蔡嘉毅负责的项目《玩转科学小实验—水的奇妙之处》围绕三个小实验科普了“水的神奇之处”,通过趣味实验在西部孩子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文钰菲负责的项目《玩转科学小实验—循光学足迹,鉴健康饮品》围绕常见的饮料中的添加剂问题,利用手持式折光仪进行糖分检测,并调研分析常见饮料的含糖量和特征组分,增强用户的健康饮食意识。科创社社长李嘉茵和冯睿祺分享了自己的活动感受和期待。他们号召社团的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并通过这次活动结交到更多沙雅、若尔盖的朋友。

学生项目中期展示结束后,潘路希老师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和剖析。第一,潘老师建议在项目中多加入生动有趣的“科普”元素或“接地气”的科普亮点,便于与西部孩子的理解和接受。第二,建议项目设计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针对小学生的项目要生动有趣,简单、易操作。针对高中生的项目要拓宽视野、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第三,项目的介绍不要过于理论,建议试讲稿一定要通俗易懂。实验项目的介绍要由现象到本质,符合西部同学的认知规律。歌曲项目介绍要有情感的表达,要有对故乡嘉兴的深情。第四,建议项目介绍的最后加入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升项目的价值和意义。接下来几个月里,各项目组将在潘老师的指导下,继续对援疆援川项目进行优化完善,并通过多种形式向远方的小伙伴们传递科技的魅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充满意义的科普之旅能够为更多青少年点亮科学之光,架起友谊之桥!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均来自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转载注明来源网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考生提供更多信 息作为参考,让网友更多的了解各学校。
如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