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技师学院:以“出彩教育”赋能新时代技能人才成长

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中山市,一所技工院校正以其独特的育人理念引发广泛关注。中山市技师学院不仅培养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等顶尖技能人才,更在服务社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等方面展现出卓越贡献。学院毕业生以超98%的用人单位满意度赢得市场青睐,更以全面的职业素养重塑着社会对技工教育的认知。

作为广东省首批高水平技师院校,该校以“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核心理念,历经17年探索构建出“五育人六融合”出彩教育模式。这种将职业精神培育与人格塑造深度融合的德育实践,为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样本。

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窠臼

“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应着力培育学生的职业自信,这种自信源于职业尊严与社会认同的双重支撑。”该校德育工作负责人强调,传统“技能培训+纪律管理”二元模式难以支撑复合型工匠成长。

如何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窠臼?中山市技师学院选择通过创新构建活动、文化、实践、管理、协同“五育人”体系,将爱国精神、公民责任、敢为人先、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六大素养融入培养体系全过程。

学院家电义修队骨干黄梓恒同学,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跟着义修队到周边社区及乡村开展义务维修。“以前在家连灯泡都不会换,现在连智能空调故障都能诊断。”黄梓恒同学笑着说。从生活“小白”到技能达人,他的转变正印证着该校“实践育人”的创新设计——通过“技能+志愿服务”模式,团队不仅服务城市社区,更将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技能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添加了生动注脚。该校累计开展的“义修”“430课堂”等“技能+志愿服务”超1300场次,坚持了15年的“家电义修”项目,已成为城市公益名片。

“浸润式”培育职业精神

漫步校园,处处可见匠心独运的德育设计:林荫校道旁——“成功之路”榜样墙上,既有世界技能大赛选手们的成长故事,也有优秀毕业生的进步轨迹;“语萃园”里、“工匠林”中,工匠箴言与名人语录启迪心灵;甚至宿舍文化节中的叠被子比赛、班级管理6S的要求也蕴含着职业规范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我们的责任就是发现并点亮它。”该校德育工作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为重塑学生的职业自信,该校创新构建了“浸润式”成长激励体系,包括开发《劳动教育任务设计》等12门校本课程,将工匠精神具象化为可操作的学习模块;打造“师生同台”“职业生涯大赛”“校园歌手”“主持人大赛”等展演平台,让技能展示成为校园文化新时尚;成立醒狮队、国旗护卫队在内的100多个学生社团,其中,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梁嘉伟在校期间便积极参与醒狮社团,磨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建立“班级之星-校园之星”荣誉体系,每年有超过60%的学生获得各类表彰。这种“人人有舞台、处处可出彩”的育人生态,正在悄然改变着技工教育的育人成效。

“校企社共育”破解育人难题

在蒂升电梯公司的实训基地,企业导师正指导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校企双导师制不仅传授专业技能,更培养职业操守。这种“双导师”制是该校与150家合作企业的标配。通过共建课程、共评素养,企业深度参与育人全过程,使毕业生双证率达98%。

这种协同育人理念更延伸至社会服务领域。与市征兵办合作,建立征兵工作站,连续四年获全市“征兵工作突出单位”;与市禁毒办共建教育基地,学生设计的禁毒宣传作品获省级奖项;与市红十字会共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各类急救技能培训、红十字志愿服务等活动,获评“广东省红十字标准校”;依托“广东省示范心理辅导室”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惠及师生上万人次……这些成果正是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生动写照。

“出彩教育”结出硕果

在历届毕业生中,除了超95%的高就业率,更引人注目的是涌现出的多元成才典型: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梁嘉伟用极致精度,让“中国工匠”站上世界领奖台;近400名携技从戎的优秀学子在军营将专业技能转化为强军报国的实际能力;创新创业典型成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从智能智造企业的技术中坚到生产一线的工艺革新者,从现代技工院校的金牌名师到数字基建的能工巧匠——一届届毕业生们共同印证着母校“出彩教育”育人理念的成功。

“我们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工匠。”该校德育工作负责人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出彩教育”内涵,为技能型社会建设输送更多新时代工匠。(通讯员:廖安安 李春香)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均来自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转载注明来源网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考生提供更多信 息作为参考,让网友更多的了解各学校。
如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