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00:00:00西北大学
硕士研究生调剂录取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做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特制订本办法,各专业调剂政策均按照本办法实施。
一、基本条件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一志愿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除交叉学科,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交叉学科可跨门类调剂,调剂考生应同时满足一志愿报考专业所在门类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我校相关交叉学科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
6.符合教育部关于调剂工作的其他相关要求。
7.各院系提出的其他学术性要求。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以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毕业院校、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二)坚持择优录取。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调剂考生拟录取名单。
(三)坚持按需调剂。一志愿合格生源充足的学科(专业)、专业学位类别(领域)不进行调剂。
三、计划使用
原则上应准确公布相关专业调剂计划。在调剂过程中,针对调剂生源不足的学科专业,学校将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调整招生计划。各专业调剂计划以实际录取为准。
四、工作程序
具体调剂学科(专业)、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信息以“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公布为准。
(一)调剂信息发布
调剂信息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发布,发布前须经各单位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未经审核的调剂信息不得发布。严禁任何教职员工和学生未经单位授权擅自发布调剂信息。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受考生调剂申请,或以“预调剂”“采集考生调剂意向”等为名变相开展调剂工作。
(二)调剂复试通知
各单位登录“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对申请调剂的考生信息进行资格审查,提出拟参加复试人员名单并发送“复试通知”,告知考生复试日程安排及其他相关事宜。
调剂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复试通知”,否则取消复试资格。
(三)调剂待录取通知
各单位应及时将调剂考生的复试结果报送至研招办,由研招办向调剂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调剂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待录取通知”,否则取消待录取资格。
四、工作要求
(一)调剂考生的复试工作要求
调剂复试采用现场复试或网络远程复试均可。在确保公平、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各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自主确定复试方式。原则上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应采用同一种复试方式。确需采用混合方式复试的专业,招生单位应统筹安排,确保不同复试方式的考试流程、考核组人员、选拔标准等的一致性和公平性。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的,可将笔试、实践、实验操作融入面试考核。其他要求参见《西北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及《西北大学2025年各院(系、所)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方案》(https://yjs.nwu.edu.cn/info/1104/4961.htm)。
(二)加强调剂工作管理,提升招生服务水平
1.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低于 12 个小时。
2.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 36小时,时间到达后,系统自动解锁,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若锁定时间未达到36小时,调剂复试名单已确定,则应提前手动解锁考生信息。
3.积极利用调剂系统在线留言功能、咨询电话等渠道为考生调剂提供良好服务。
(三)在录取检查阶段一旦发现调剂考生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一律不予录取。
五、联系方式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88302210、88308586。
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均来自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转载注明来源网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考生提供更多信 息作为参考,让网友更多的了解各学校。
如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教育之窗
西北大学
京ICP备20210029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39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智慧之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