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人文学院“福祉研究智能体”正式上线

2025-04-23 14:06:18中国教育之窗

为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锚定“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方向,4月22日,长春人文学院前沿科研攻关取得标志性成果——“福祉研究智能体”正式上线启用。该平台开创了数智技术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构建跨学科研究矩阵重塑福祉教育生态,彰显学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前瞻布局能力与教育现代性革新的领军者担当。

学校作为国内福祉学领域的重要教育和研究机构,多年来在福祉学专业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科研成果及政策研究数据。早在2010年,学校便在全国率先成立福祉类学院,开启福祉方向的本科教育,构建了集福祉教育、研究、培训、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养老事业模式,初步形成了“医养结合”“医护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福祉学”已成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此次上线的“福祉研究智能体”依托超星智慧教学系统,深度整合了学校在福祉学领域的众多优势资源。平台研发团队整合了学校多年积累的丰富课程资源、高质量学术成果以及权威的政策研究数据,为构建专业化学术支持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科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福祉研究智能体”深度融合学校福祉学领域的核心课程资源、学术成果等内容,构建涵盖“老年福祉政策”“健康照护”等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库,依托人工智能(AI)与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打造专有问答库和智能文档库,协同深度求索(DeepSeek)、文心一言、智谱清言等大型语言模型,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学习通平台实现多渠道接入。该智能体全面赋能教学科研多场景应用。教师可实时获取专业课程内容与政策动态,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学生利用智能交互功能系统性构建知识框架,无缝链接校内学术研究资源;科研团队通过前沿动态追踪系统把握领域发展态势,助力研究设计优化与成果转化。“福祉研究智能体”为学校自有知识库,内容生成及使用范围限定在学校内部,由跨学科专家团队协同校准输出,全程遵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与国家网络安全规范,确保学术规范性及知识产权保护,构建起教学、科研、知识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学术生态系统。

“福祉研究智能体”的成功上线是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构筑特色学科体系的重要突破,不仅为“人文福祉”建设注入创新动能,更在教育教学模式革新中树立智慧教育新范式。学校将以本智能体为载体打造国家级教学科研高地,重点突破算力算法屏障,打造“福祉研究大模型”,构建教育数字化改革标杆,全面提升学校福祉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动能,持续输出可复制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经验,聚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贡献智慧方案。(供稿作者:李敬伟)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均来自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转载注明来源网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考生提供更多信 息作为参考,让网友更多的了解各学校。
如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京ICP备20210029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39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智慧之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