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启航!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第五届“荣耀杯·勇往职前”系列活动启幕!

2025-04-25 22:47:58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从校园到职场

创新为你架起“荣耀”桥梁

4月25日上午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第五届

“荣耀杯·勇往职前”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

各行业大咖、

企业精英齐聚一堂

共话产教融合,助力学子扬帆职场

快跟随小编一起回顾精彩瞬间~

活动现场

4月25日上午,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第五届“荣耀杯·勇往职前”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学校副校长陈粟宋、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代表,以及来自东莞慕思寝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的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动,携手开启这场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的盛会。

领航之声:擘画 “荣耀杯” 前行蓝图

学校副校长陈粟宋讲话

陈粟宋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当前职业教育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深化产教融合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他强调,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始终秉承“厚德自强,创新不息”校训,创新推行“企业进课堂、课堂进车间”培养模式,通过订单班、车间课堂等实践,将真实项目融入教学全过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就深化产教融合工作,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勇于突破创新,以敢闯敢试的精神迎接挑战,将职业教育从“分时培育”转变为“实战练兵”;二是希望同学们夯实专业根基,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磨技能,提升职业竞争力;三是倡导校企共赢发展,期待企业深度参与新课程、新教材开发,共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四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重点推进专业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携手绘就产教融合新蓝图。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许明箫讲话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许明箫指出,本次系列活动是深化产教融合、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创新实践,涵盖走进名企、企业专家进课堂等多种形式,旨在提升学生职业认知、技能与素养。同时,她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学以致用;希望老师们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合作新章:签约授牌,资金赋能荣耀路

随后,现场依次开展本次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

优秀合作企业授牌、新企业签约、

接受企业颁发的校企联盟产业专项资金等活动

活动正式启动

学校副校长陈粟宋与各企业代表进行签约

教务处处长朱怡权为优秀合作企业授牌

学生处处长杨辉为优秀合作企业授牌

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办)副主任廉玉忠为优秀合作企业授牌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许明箫接受惠州市富爸爸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代表颁发的校企联盟产业专项资金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许明箫接受深圳顺丰物流有限公司代表颁发的校企联盟产业专项资金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许明箫接受东莞慕思寝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代表颁发的校企联盟产业专项资金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许明箫接受东莞市星汇云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代表颁发的校企联盟产业专项资金

校企合作代表惠州市富爸爸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银晓讲话

企业代表王银晓讲话,她指出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校企合作项目累计投入约6000万元建设教学设备和实盘交易平台,与学校合作开展实盘订单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具实践性的财商教育,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与决策能力。同时,企业计划在两年内培养100名月薪过万的操盘手和20名年薪50万以上的行业菁英,并持续升级实训体系,引入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案例,并邀请资深从业者担任导师,为同学们铺就职业发展快车道。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代表汪梓明发言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代表汪梓明发言。他衷心感谢学校和学院提供的优质平台与悉心培养。同时,回顾在订单班的学习历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虽充满挑战,却让他收获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宝贵的职场经验。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由校企双方代表

共同参加的

以“产教联盟聚合力 多元共建促发展”

为主题的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校企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研讨会现场

除此之外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Nice舞团

带来了活力四射的舞蹈

为启动仪式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Nice舞团的舞蹈《whiplash》

更有企业代表

惠州市富爸爸教育投资有限公司黄臻

与学院师生联袂献唱《最初的梦想》

用歌声传递职场初心

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企业代表与师生合唱歌曲《最初的梦想》

合影留念

随着活动正式启动

为期两个月的系列活动震撼来袭

欢迎同学们踊跃参与

“荣耀杯·勇往职前”系列活动

活动日期

2025年4月7日——6月10日

活动对象

活动对象以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为主。

活动内容

针对大一、大二、大三不同职场训练目标,分别设置了“走进名企活动”、“企业专家进课堂”、“荣耀杯·专业技能特训营”、“课堂革命123”、“职教服务”系列活动,带领经管学子通过职业认知、强化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搭建交流平台,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通讯员:蔡媛媛)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均来自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转载注明来源网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考生提供更多信 息作为参考,让网友更多的了解各学校。
如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京ICP备20210029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39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智慧之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