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上午,北京市第四中学2025年春季开学班主任培训顺利举办。
本场培训由学生处学生发展中心高杰老师主持,邀请了高中部杨利军、北海校区王允、广外校区张灵心和道元校区安然共四位老师围绕“学生发展指导——学习指导”进行主题分享。
王允老师分享班主任工作是主要培养人兼而抓学习。她将玩与教育合一,通过塑封树叶赠与学生,滋养了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带给学生美和感悟;她始终重视家校合作,通过学生与家长书法抄写名篇,建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用家庭的传承带动对语文的热爱与传承;她公开监督收作业,整体规范相互监督,把微小的事发展成了班级集体作品,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王允老师把世界变成教材,让学生在良好班风的浸染中逐渐达成生命意识的共鸣和觉醒。
杨利军老师作为高三新接班班主任,以“用心沟通、务实行动”为理念,逐步化解班级管理难题,赢得学生信任。面对学生抵触班会、漠视规则等问题,杨老师立足学情,精心设计“有用、有深度”的班会,通过问卷调研、学生主导策划等方式,让班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平台,首次线上班会即获学生认可。针对逃操、早读迟到等顽疾,她坚持深入沟通与柔性引导,如通过录制班委活力跳操视频感染学生,以集体教育强化规则意识,最终实现班级秩序显著改善。杨老师注重“心与心的交流”,倾听学生困惑,以长远视角引导成长,学生们也用行动回馈信任。杨老师的实践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以韧性与智慧点亮学生成长”的生动范本。
张灵心老师以“‘集体’育人,事半功倍”为题,借鉴集体教育、活动教育、学习共同体等理论,将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从形成集体和建设小组两个方面分享了经验。她通过集体制度设置、集体活动组织、集体文化渗透等培养班集体来教育学生,培养积极良好的班风;随后又细致地分享了如何通过班会课、语文课、任务派送、每日加油站等方式组建价值观一致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安然老师作为一名入职仅半年的新教师,以“习惯筑基、团队协作、激发内驱”为路径,在班级管理中展现出独特的教育智慧。面对初一学生适应难题,她通过“三年规划”家访、细化每日学习计划、个性化指导等方式夯实习惯基础。针对个别英语薄弱生,她联合学科教师制定专项提升方案,辅以每日视频打卡监督,并挖掘其篮球特长增强自信,助力其显著进步。她注重团队协作,通过任务驱动式分组、角色分工等方法,推动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学科互助及实践活动中迸发活力。而面对学生焦虑,她巧用“手机游戏类比学习”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思想焦虑转向行动突破,激发学习动力。
此后,高老师结合政策对学生学习指导的解读,对四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总结分析。她总结到杨利军老师通过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将学习过程建设做到极致;王允老师聚焦教育实施路径,以家校协同的方式支持学生学业发展;张灵心老师借助建设价值观一致的小组合作、项目学习的方式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安然老师有抓手、重过程,以评价促发展。从老教师到年轻教师,都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政策提倡的学生学习指导。
最后,秦福来老师立足学生的学习成长指导,提出教育应超越分数追求,要为学生构建“理想信念的灯塔”,而不是仅靠短期目标如“手电筒”式引导,难以支撑学生长远发展。秦老师还倡导老师要加强班主任基本功的锤炼,这是建立和谐教育关系的基础,他呼吁团结家校及社会资源,凝聚教育合力,助力学生终身发展。本学期我们要继续坚持落实积极学生文化的建设,用意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更懂规矩,更在于当学生有一天离开学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时,仍拥有一个持续向美、向善、向上的动力,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对国家有用、对社会有益、让自己幸福的人生。最后,秦老师以“双向奔赴”寄语新学期,期待教师以专业与热忱,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为培养国家栋梁贡献力量。(张灵心、安然老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