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魅力人文”辅导员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3年来工作室主要通过志愿服务、文化传承、非遗活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打造出具有公共服务专业特色的人文育人平台。
工作室团队在公共服务与管理教研室党支部的引领下,依托宜宾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和长江首城地理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翠屏山文明劝导”“老旧小区卫生治理”“非遗花艺体验”“金沙六点半”等品牌活动,累计培育志愿者500余人次,服务时长逾1万余小时,服务场次达到1000余场。工作室创新构建铸魂、提能、塑形、健体“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带领志愿服务队先后获得共青团中央“七彩四点半”示范团队、宜宾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其中“启智润心、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成功入选三下乡社会实践国家级重点团队,形成可复制的传统文化育人范式。
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校区整体搬迁南溪后,“魅力人文”工作室积极对接南溪本地社区,通过与仙源街道社区共建的“校社联动·服务下沉”的创新模式,形成“主题党日+专业赋能+民生服务”的长效机制,累计服务居民800余人次,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惠民实效。
2025年3月,工作室正式启动“赋能成长・共筑卓越”技能提升项目。该项目通过“1+N”校社协同赋能模式搭建“一个核心、多元拓展”的志愿服务架构,以“1”党建引领,校社联动为核心,以“N”延伸民生福祉多板块内容,为校社联动、校地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案例。
作为仙源社区首届微公益创投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系统性培训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及居民的综合素质与应急能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工作室根据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及“两企三新”群体的具体情况,拟定“赋能成长・共筑卓越”项目聚焦心理赋能减压活动、公文写作能力提升、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三大核心主题开展培训,邀请到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的资深教师开展授课。
培训现场,参训居民通过情景模拟掌握了呼吸调节、正念冥想等压力管理方法,在“情绪能量瓶”心理韧性游戏中构建起积极认知模式。
公文写作培训环节,讲师以社区常见公文混用现象为例,指导学员根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与主送机关关系精准选用文种;会务实训采用角色扮演形式,从签到接待、议程推进到纪要整理,完整演练了社区议事协商全流程,特别强化了突发事件预案制定环节。
急救培训中,专业教师借助半身模型分步演示胸外按压深度与频率控制要点,参训人员分组练习了环形包扎、螺旋反折等创伤包扎手法,并通过现场考核巩固成人、婴幼儿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处理。
“赋能成长・共筑卓越”项目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与仙源社区党建共建的重要成果,该项目延续了双方“校社联动”的创新模式。此前,双方已联合开展“童伴之家”等惠民培训活动,通过主题生日会、周末兴趣班等形式,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幸福感。未来,校社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依托“结对共建”平台,围绕社区治理痛点难点,策划更多贴近民生、注重实效的服务项目。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魅力人文”辅导员工作室的三位一体实践平台,是学校实践育人与社会服务融合的创新尝试。它借志愿服务传递爱心温暖,以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明,凭非遗活动彰显传统魅力。未来,该平台将继续发挥优势,拓展领域、创新形式,培养更多具有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推动地方发展。(供稿:阳璐西 文睿晰 杨维达 编辑: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