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5月23日下午,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楼415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2025年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决赛。经过前期二级学院选拔与校级复赛角逐,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10位优秀教师入围决赛,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校领导、全体教师共同观摩了本次赛事。
决赛现场,参赛教师围绕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组织等内容进行说课和教学绝活展示两个环节进行展演,呈现了多元创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成果。
教育学院张格格老师的《歌曲作法》课堂,是创意与激情的碰撞,更是艺术教育从“技能传授”向“智能共创”的范式跃迁。在教学绝活展示中通过现场即兴AI曲谱创作,展示了音乐创作的无限魅力。教育学院许露云老师的《实用英语Ⅱ》课程以“职场语言服务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速记解码-语义重构-跨文化转译”的三阶能力链设计,开创了职业教育外语教学的新范式。
经济管理学院何碧老师的《智能数据分析基础与应用》课堂,是科技与数据的融合。她通过真实数据、前沿工具与伦理教育的三重渗透,培养学生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张馨冉老师的《美术鉴赏》课堂,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旅行。她引导学生们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感受线条、色彩、构图之美。
医药健康学院姚红艳老师的《临床疾病康复》课堂,以科学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为特色。课堂采用案例模拟、角色扮演等多元教学方法,构建“理论学习-技能实训-临床实践”的闭环式教学模式。通过“一贴定肩”特色诊疗技术展示,结合神经康复评估系统,现场演示康复治疗的标准化流程,让在座直观感受康复医学的神奇魅力。胡颖珊老师的《护理学基础》课堂,充满了温情与关怀。课堂中引入AI赋能护理沟通教学,利用豆包语音对话功能模拟患者对话,让学生在与“患者”的互动中,学会了用心去倾听、去关怀,培养了人文关怀的临床思维,实现了“从课堂到临床”的无缝衔接,充分展现了“医中有情、术中有道”的医学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洋老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内容丰富、讲解条理清晰,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新时代思想的深刻理解。语言表达流畅、案例生动,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能够将课程讲得深入浅出,表现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与潜力。
参赛课程涵盖人文艺术、公共基础、医学健康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学校“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导向。评委组从课堂教学设计、课程思政融入、岗课赛证衔接、信息化手段应用及教学绝活等多维度一丝不苟地进行综合评分。经过激烈角逐,教育学院张格格老师、许露云老师凭借精湛的技能和出色的发挥,斩获大赛最高奖;医药健康学院姚红艳老师、经济管理学院何碧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稳定的发挥,夺得大赛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洋老师、医药健康学院胡颖珊老师、教育学院张馨冉老师凭借优秀的技能表现,获得大赛三等奖。
比赛结束后,副校长高歌作总结讲话。他说:“本次大赛让我深刻感受到青年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你们不仅在教学设计上独树一帜,更在课堂实践中展现了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你们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让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你们深知责任重大。你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时代赋能”的深刻内涵,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学校也将继续为大家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助力每一位青年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本次教学大赛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更彰显了学校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内涵建设的坚定决心。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以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文/图 姚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