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大学教授尼玛扎西莅临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逸夫楼315思政大课堂举办了专题讲座。讲座由校长贡力主持,党委书记高君智,甘肃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副校长苟如虎,甘肃省图书馆党委委员、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徐双定,甘南州融媒体副主任尹洛赛,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智慧党建交互中心主任何思瑶,以及甘南州、市县图书馆馆长,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和图书馆馆员共500余人聆听了讲座。
尼玛扎西院士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和“藏语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为主题,为专家与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学术盛宴。他首先围绕以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深入剖析大模型原理、演进路径及其带来的范式变革,系统归纳深度学习取得突破的三大关键因素,并阐释了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生成、智能对话、文本理解与信息抽取等核心任务中取得成功的原因;结合教育、医疗、政务与文化遗产保护等实际案例,他讲解了这些技术如何不断渗透各行各业,成为推动社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随后,院士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文化资源数字化与标准化入手,介绍了团队在藏文编码标准制订、多语种操作系统开发、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技术、藏语言文字自动识别、藏汉机器翻译以及语音识别与合成等领域的重大成果;他深入剖析了藏文数字化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分享了个人研究心得,展望了语言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最后,他以简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投身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用智慧与奋斗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整场报告以生动具体的科研事例和贴近生活的应用案例,使在场师生对人工智能及藏文信息技术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苟如虎副校长在总结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社会各领域,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此次讲座不仅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也为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讲座结束后,尼玛扎西院士一行实地调研了学校藏文文献典藏室、河洮岷文献典藏室、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点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馆,深入了解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建设与研究成果。(文/尕藏吉、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