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强化政治引领、夯实组织基础、服务师生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艺术系党总支
表彰
2024年,被学校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先进事迹
2024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系部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系部班子成员及本系部的全体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努力推动艺术系党的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做好“五个坚持”,加强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坚持统筹引领,强化政治建设。抓理论武装,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认真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紧扣主责主业,系统规划学习内容和计划,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总支集体学习、党支部分组学习、党政联席会、教职工大会、个人自主学习等多样化形式,开展理论学习30余次,专题研讨4次,班子成员带领各党支部讲党课17次,各党支部集中学习5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0余场。今年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雷国平列席指导党总支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总支会及党政联席会,加强了对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监督和指导。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修订了系部党总支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明确“研究决定”“前置讨论”“政治把关”具体事项,建立党政领导“四必”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相长会、师生座谈会、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学代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充分发挥教授、教师、学生在办学治系中的作用,形成了“党政决策、学者献策、全系施策”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凝练党总支“艺心向党·为仁尚美”党建工作品牌,构建党建1+1+1+1+1工作格局。着力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4个党支部结合专业特色构建了特色品牌,党总支、第二党支部获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坚持责任意识,强化思想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做好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工作,加强分析研判、风险排查和应对处置,全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成立以书记、主任为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网络安全工作小组,明确小组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召开意识形态研究部署会2次、综合分析研判会2次,开展统战意识形态风险研判排查和信教师生情况排查工作5次,开展信教党员教师排查12次。落实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着力抓好课堂讲坛这个重点,教务与科研科进行课堂巡查20次;严格执行媒体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依托“为爱发声”师生座谈会、教学相长会、艺术系微信公众号“箱听你说”线上意见收集平台等线下线上渠道,牢牢掌握校园网络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抓实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出台了《教材选用管理办法》《论文、著作、作品发表出版管理办法》,强化对各种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社团等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对25本教材、4项课题、校本教材《绘画美育》、论文20余篇进行意识形态审查。
坚持强基固本,强化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支部设置,提升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推动教工党支部全面建在专业上,完成总支委员的增补、第二、第三党支部改选增补支部书记和支委工作,配齐配强支部班子,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比例达100%。强化党内生活制度,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坚决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约束力、执行力。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利用身边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实施“双导师”制,党支部书记担任“政治导师”,班主任、班导师担任“专业导师”。现已逐步形成一支“系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班主任、班导师”的高素质、强业务的党务骨干队伍。党总支作为责任主体,督促系部4个党支部按时完成了全年党费收缴工作,对支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进行了4次排查,每半年开展1次党支部书记向党总支书记作党建工作全面汇报。规范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程序,确保程序一个不少,环节一个不漏,优化党员构成比例,增强党员队伍活力。今年以来,我系业余党校培训共入党积极分子75人,培养了8名发展对象(其中青年教师1名),4人拟接收为预备党员,1人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坚持正风肃纪,强化纪律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第一时间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学习时间表,促进党纪学习教育“高点起步”;建立班子示范先学、支部共建互动学、党员对标自主学、融入教学科研学、理论宣讲引领学“五学并举”机制,开展学习研讨、案例剖析、深入警示教育基地,扎实有效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违规违纪典型案例2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次,参加警示教育活动1次。实施强师铸魂工程。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开展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学习实践活动,依托师德师风“回头看”专项整治工作,构建“思想引领、典型宣传、服务保障、监督考核”的师德建设体系,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师德师风理论学习8次,同时要求全体教师对标检查找差距,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选聘教师安世嫦、学生赵梦华为我系师德师风监督员。及时开展各类分级约谈和中高考提醒约谈80人次,出国留学人员行前谈话2次,操办酒席提醒谈话1次。
坚持法治思维,强化安全稳定。筑牢校园安全稳定之基,营造校园法治环境。教育引导师生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强化规程的贯彻执行,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勇担校园安全之责,坚决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要落实校园安全稳定责任制,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分管责任,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做好关键时间节点、重要部位的检查,确保检查到位、提醒到位、措施到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安全排查5次,实现以高水平的安全来保障高质量的发展。
落实“三个紧扣”,打造育人成才新格局
紧扣教研改革,教研能力“强起来”。构建“三馨致美:党建引领培育‘美好教师’工作模式”。组织参加了全省美术音乐专业教师优质课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建成美术教育专业资源库,录制线上课程17门,立项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申报校课题4项,入选第三批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打造属于自己的乐器——探索玉屏箫笛制作工艺与劳动智慧》入选第三批劳动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开发校本教材《绘画美育》,发表论文20余篇。美育项目作为双高答辩特色项目,助推学校获批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
紧扣立德树人,育人质量“高起来”。聚焦“为仁”,打造“五维五心五度”思政工作品牌。以美育评价改革为契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获铜奖,在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10项,获全国大艺展三等奖2项,在省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奖5项,参加全省“职教杯”舞蹈大赛等比赛获奖19项,参加全省“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等活动获奖8项,学生作品在遵义大剧院展演展示。构建“系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就业专员”全员促就业责任体系,专升本上线人数273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0%。
紧扣文化传承,润心育人“活起来”。打造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实践+思政、实践+服务的“5双+”的美育实践模式,聚焦校内校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组织开展文化活动20余场。《长征组歌》作为高校原创文化精品被推送至教育部,参加全市摆手舞大赛获一等奖。与3家文化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舞蹈专业80余名师生赴贵阳参加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周巡演活动,美术专业100余名师生赴松桃十五完小、打角冲开展彩绘活动,60余名师生参加2024年中国传统龙舟大赛铜仁碧江游江活动,30余名师生参加铜仁龙舟大赛开幕式,推动校内外文化实践育人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