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想 点亮未来|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小学部科任组学科实践活动展示

绿色创意,点亮未来

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学生创造力与环保意识,本学期,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小学部科任学科开展了“绿色创想 点亮未来”为主题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持续了2个月,涵盖了美术、音乐、劳技、信息科技和道法学科,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绿色创想点亮童年 环保艺术浸润童心》

美术篇

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学生创造力与环保意识,美术学科开展了“绿色创想”为主题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用创意与巧思,让“绿色”在校园里绽放别样光彩。

一叶一世界:萌娃“戴”着自然去旅行

低年级教室成了“树叶魔法工坊”。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梧桐叶、银杏叶、枫叶等,用剪刀、胶水、彩笔为落叶赋予新生命-有的将细长的枝叶编成帽檐,用超轻黏土点缀 “果实”;有的把梧桐叶剪成裙摆,给帽子戴上“花朵”流苏。孩子们戴着独一无二的树叶创意帽奔跑嬉戏,将自然的馈赠化作心中的“绿色童话”。

一车一梦想:少年“驶”向环保新未来

中高年级的创意花车制作现场则充满“科技感”与“设计感”。学生们分组设计主题,用废旧纸箱、塑料瓶、吸管等材料搭建车身; 还有同学用画笔描绘“垃圾分类”,“ 绿色出行”,“装饰纹样”。从画图到剪裁组装,孩子们分工协作,将“低碳环保”“美化生活”等理念融入每一份作品中。

这次活动不仅是美术创作,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态课。从捡拾落叶到回收材料,从垃圾分类到美化装点生活,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也懂得了“绿色”需要行动与创意的双重守护。

音乐篇——《做头饰 制沙锤》

结合音乐学科特色,利用废旧物品开展实践活动,既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实现废物再利用,又能通过艺术创作与音乐表演,提升学生审美及艺术素养,同时深化学生对团结互助精神的理解。

一年级学生通过利用废旧硬纸壳制作《保护小羊》歌曲中的动物头饰,学唱歌曲并开展歌表演,锻炼动手能力与想象力,增强音乐表现力与团队协作意识,感悟团结互助精神;

二年级学生用废旧饮料瓶制作沙锤,探索不同填充物产生的音效,绘制装饰图案并为音乐伴奏,感受声音多样性,提升绘画审美与音乐感知能力。

《未来的交通》

道法篇

小学阶段是培养环保意识的关键期,为让3 - 5年级学生深入理解绿色交通理念,结合道法学科育人目标,特开展“未来的交通”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交通,践行环保行动。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收集资料,利用废旧纸张、彩笔等材料,绘制“未来的交通”绿色交通小报,融入环保理念与创新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绿色交通的理解,将环保理念转化为行动,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与价值。

《绿色畅享 焕新工坊》

劳技篇

以“绿色创想”为主题,学生们通过将闲置废品重塑为弓箭、鱼缸等创意作品,融合科学实践与艺术审美,培养学生劳动与创新核心素养。活动从构思设计到成品展示,引导学生践行环保理念,用智慧赋予废物新生,展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想力量。

《代码绘绿,智创未来》

信息科技篇

信息科技学科以“科技赋能”为核心,指导并组织学生参与多项高规格赛事与实践活动,在竞技与创作中培养数字素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本学期学生参与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 AI+程序算法竞赛、朝阳区中小学生科技模型嘉年华系列活、“双奥朝阳”中小学智力运动大会、朝阳区中小学生无线电通信活动、朝阳区中小学生信息学竞赛活动、朝阳区第四届中小学生“光影少年”影像作品征集展示活动、“我眼中的春天”校级摄影等一系列竞赛活动。

活动以赛促学,让学生在代码与创意的碰撞中,将“绿色创想”转化为可感知的数字解决方案,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少年智慧。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校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绿色之风,更实现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探索,同学们更是用创意与巧思,让“绿色”在校园里绽放别样光彩,让“绿色创想”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用艺术、科技与热爱点亮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