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6年,1989年经原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成为世行贷款专业实验室,是原国家计委和世界银行联合审定的7个全国试点(跟踪)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于1992年开始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国家专业实验室。2000年8月被批准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下设电子陶瓷与器件、铁电薄膜与器件、纳米复合材料、电解电容器等研究室。支撑学科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

实验室主要研究以电介质和氧化物半导体为基础的功能材料和器件,开发其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是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发重点是具有介电、铁电、压电、热释电、电光和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传感和驱动性能的先进功能材料和器件。实验室近期的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是:(1)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2)铁电单晶材料与器件;(3)铁性薄膜与集成器件;(4)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2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人,副教授24人,副研究员4人,实验技术人员2人,拥有博士学位人员51人。研究人员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西安交通大学“腾飞人才计划”特聘教授2人。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