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力百千万,红色筑梦助农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古韵古香”数智助农实践团前往鹤山市南星村开展“百千万工程”助农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7月3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古韵古香”数智助农实践团在商学院副书记柯凯红、指导老师罗琼炜、周曦的带领下前往鹤山市南星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突击队行动。本次行动是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南星村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地文旅情况与非遗文化花生产地产能产后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发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团队的智力资源优势,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古韵古香”数智助农实践团于校门口合影留念

抵达南星村后,“古韵古香”数智助农实践团迅速与当地南星村党群开展了座谈活动,了解发展现状与需求,与村党支部书记张德昌展开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双方围绕此次助农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张德昌书记详细介绍了当地农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此次助农活动的期望,队员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力求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心中有数,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古韵古香”数智助农实践团与南星村党群合影

随后,“古韵古香”数智助农实践团一行来到龟博园,与鹤城镇副镇长李志彬就助农方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沟通。李志彬副镇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产业发展、资源优势等角度出发,与队员们共同商讨,不断完善助农方案。在龟博园工作人员的热情讲解下,队员们深入了解龟博园的资深特色,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也明晰了龟博园未来的发展期望与规划。这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副镇长李志彬与指导老师周曦深入探讨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当地农业产业,“古韵古香”数智助农实践团兵分两路,开启了不同的实践探索。一部分队员前往鹤城镇茶行街,深入了解茶行街的文化历史,探索文化活化新思路。另一部分队员,前往南星村嘉禾花生厂。在花生厂,大家初步了解了花生厂的运作流程,从原料采购到加工生产,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随后,队员们走进花生田地,帮助农户开展摘花生、甩花生、洗花生等农事活动。在田间地头,大家挥洒着汗水,感受着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当品尝到自己亲手采摘、处理的原生态花生时,那浓郁的香味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让队员们体会到了农民劳作的不易,也坚定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决心。

团队成员劳作后与农民伯伯合影留念

此次实践活动的首日行程,不仅让突击队成员们对当地农业产业有了初步的了解,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古韵古香”数智助农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深入基层、扎根乡村,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红色宣言,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辉煌篇章!(作者:周曦、苏文希)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