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基层建设,立足专业专长参与实践,在社会课堂中长本领、做贡献。6月27日,天门职业学院医护学院彩虹桥志愿服务队正式开启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之旅。
6月27日至7月6日,医护学院12名24级护理、康复专业大学生组成的实践小队先后赴天门市胡市镇、岳口镇、蒋场镇6个村落通过走访调研、急救科普等形式,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传递温暖,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走访乡村产业,探寻振兴密码
活动首日,服务队来到了天门市胡市镇宋大村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受到村党支部书记宋海军的热情接待。宋海军书记先向队员们介绍了村子的基本情况,随后在支部党员同志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村里的娃娃鱼养殖场、草皮编织厂,深入了解村民们的创业历程与乡村振兴实践成果。
参观娃娃鱼养殖区,队员们走进昏暗的养殖房,借助手机灯光,只见清澈见底的池水里,一条条体型硕大的娃娃鱼静静趴在池底,悠然自得。养殖负责人刘哲向队员们介绍了娃娃鱼的种类、养殖技术、设备设施、市场销路等情况。“娃娃鱼对水质要求高,养殖成本投入大、风险高、生长周期长,我们不断摸索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成活率和产量,带动村民们一起增收致富。”刘哲介绍道。
2025072877717.jpg
走进“草编”加工区,队员们围观机械化稻草加工过程,聆听村民利用当地稻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草编加工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的生动故事。“草编加工产业门槛低、灵活性强、原料取自废弃的稻草秸秆。每年一季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模式,实实在在让小秸秆发挥了大价值”负责人程文平介绍道。队员们详细了解记录产业发展经验,并就品牌推广、电商销售等提出建议。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这里的创业故事让队员们深受启发。
“医心护航 平安童行”急救科普进乡村
调研结束,服务队继续前往天门市岳口镇健康村、蒋场镇三阳寺村,发挥团队专业优势,开展“医心护航 平安童行”急救知识科普实践活动,为儿童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针对儿童暑期易发的溺水、中暑、外伤等情况,队员们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方式,生动讲解了防溺水安全要点、海姆立克急救法、毛毯担架制作技巧等内容,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学习如何应对突发状况,队员们耐心指导,确保每位参与者掌握关键步骤,现场气氛热烈。科普急救不仅增强了乡村儿童的应急救护能力,也为构建平安乡村、守护儿童健康成长贡献了力量。
掌中生“花”趣味猜谜,童心巧手传承文化
服务队走进天门市岳口镇青华寺村、横堤渡村,队员们通过教学纸翻花手工制作过程、趣味甲骨文猜谜游戏,带领乡村儿童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动手动脑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
纸翻花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学习非遗纸翻花制作。彩纸折翻转间,花朵造型跃然掌心,巧手翻飞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精妙。趣味识字活动中,队员以甲骨文猜谜为引,通过象形文字拆解、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汉字演变历史,在欢声笑语中触摸中华文化根脉。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孩子们争相展示作品。“希望小朋友们既能体验手工乐趣,又能从活动中读懂祖先的智慧,这颗文化的种子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队员王智芹说道。
一周多的实践之旅,既是青年学子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社会贡献的生动体现,更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深刻锤炼。队员们以行动证明,青春的力量在基层沃土中更能拔节成长,而乡村振兴的篇章也因青年的担当而更加鲜活。“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也坚定了我投身基层医疗护理工作的决心。”队员胡若蕾分享道。
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带着热忱与专业,让“彩虹桥”连接更多需要温暖的地方,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者 / 许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