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30日,30余国艺术家、780余名中外艺术人才齐聚哈尔滨,第20届萨克斯管大会首次落地中国,为第37届“哈夏”注入国际活力。20余名来自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的学生,作为语言服务志愿者,主动投身岗位服务,在领队教师的带领下,团结协作,成为保障盛会运转的青春引擎。
前期筹备任务下达后,英语学院院长郭玉鑫积极指导、统筹安排项目工作;各个学年的班主任积极动员、选拔指导优秀留哈学生,高效完成志愿团队的组建。其中,24-26日,共有“驻哈尔滨歌剧院语言服务组”、 “驻哈尔滨艺术职业学院语言服务组”两支志愿服务作为服务先锋,完成为期三天的首轮团队岗位服务工作,其出色的团队服务,赢得了主办方的高度赞赏!
26日晚,与李睿超、王艺洁、张方唯等三名领队教师汇合;“驻哈尔滨大剧院组”成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志愿服务团队的首次集体亮相!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或忙碌穿梭于演出开始前观众人群,或忙碌于后台导演组的双语字幕审核,或忙碌于重要外宾的陪同翻译。每一个志愿者的身影,都将语言服务打磨成以最质朴又荣耀的“志愿勋章”!当全球艺术家专注演奏,当市民游客沉醉旋律,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的付出,让“艺术无国界”不止于音乐,更成为真实可感的温暖行动。他们以青春之我,诠释“积极奉献与勇毅担当”的志愿精神,在跨国音乐交流中闪光。
其中,赵天一、王基源、刘鑫淼、宛鑫钰、张语时、刘雨涵等同学,更是书写着“双线作战”的奉献故事。24日-26日,团队成员白天驻守江南岗位,用热情指引、专业沟通保障会场秩序;26日夜幕降临,又奔赴江北新阵地,在夜色中延续服务热情;工作结束后,最后一位志愿者平安到家时已近凌晨1点。从清晨到深夜,龙外志愿者克服高温闷热、疲惫与体能消耗的重重考验,笑容始终明亮——他们让“志愿精神”与萨克斯管的金属光泽交融,这场跨越国界的音乐盛宴,因萨克斯管连接世界,更因龙外志愿者的青春奉献而倍加动人,他们是盛会的“最美和声”。
盛会持续升温,志愿服务也已开启新的征程。7月27日起,英语学院全体志愿者已整装启程,在张方唯领队老师带领下,继续转战新的服务岗位——驻扎哈尔滨音乐学院,向“更艰巨阶段”的志愿任务高地发起冲锋!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的孩子定会克服困难、团结互助,凭借英语专业的优势底色,架起语言与服务的沟通桥梁,出色完成志愿任务;让“龙外名片”在艺术与语言的交流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