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挥汗如雨的军营里,他磨砺品性淬炼一身本领;在不懈求索的学习上,他勤学笃行夯实专业根基;在纷繁冗杂的工作中,他精益求精履行任务职责;在无私奉献的志愿实践方面,他热情洋溢服务校园社会……
他就是来自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张圳熙,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有”优秀士兵称号、旅级嘉奖,获2023年广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获2022-2023年度肇庆市优秀学生骨干称号,连续两年获得肇庆学院三好学生一等奖,获2023年肇庆学院大学生年度人物,肇庆学院第十八届感动校园“自强之星标兵”等荣誉。他以高昂的青春誓言,激励自己不断向前,争做新时代的青年先锋。
戎装在身 热血方刚
“部队的生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初入军营,张圳熙便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分量。2019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服役于河南省。
刚到部队时的他由于还不适应训练节奏,常常带着伤痛坚持训练,前一天被磨破流血的伤口,不待结痂愈合,第二天又再次被磨伤,这样的情况让他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旧伤未愈,新伤又添,疼痛如影随形,几乎让他萌生了退缩之意。
面对日复一日,近乎极限的高压训练,他仿佛被投入了一场无休止的挑战之中。刚到部队时的他,难以适应日复一日的高压环境。他常常带着伤痛坚持训练,但他选择了坚持与忍耐,积极调整心态和进行自我疏导,并与战友相互激励、相互促进,逐渐适应部队生活并顺利完成服役。
与战友相比,张圳熙的身体素质起初并不起眼。在新兵连的日常训练和各项考核中,单杠拉不上、手榴弹投不远、跑步跑不动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他在部队考核中常常排名倒数。但张圳熙不甘落后,“同样的练习做得没有别人好,他们练一次,我就练十次,他们跑5公里,我就跑10公里,他们做200个单杠,我就做300个、400个……直到零失误”。高强度的加练曾让张圳熙在吃饭时因为双手酸胀导致饭碗掉落,看着掉在地上的饭碗,他知道这是成功所必须经历的。
张圳熙在军营中训练
张圳熙不停督促自己努力加强体能训练,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后来因表现优异成功被选拔进连队集训队,更是多次勇登单位训练龙虎榜,夺得创破纪录比武第二名,拿下“四有”优秀士兵称号。
部队的训练往往艰苦严酷,每一次极限的突破都伴随着汗水和泪水。这段经历让张圳熙变得更加坚强、自律、团结和有责任感,影响着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他明白,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国家。
孜孜不倦 实干促学
挥别军营,张圳熙踏上了新的人生征途。“部队的经历改变了我很多,让我有股冲劲,敢于挑战自己”,退役复学的张圳熙怀着这样的心态,开启了属于他的大学生涯。
让他倍受激励的是来自学校2019级同专业的直系师兄严冠祺的影响。退伍大学生、校青马班班长、省青马班学员、校学生会执行主席……与严冠祺有着许多相似经历的张圳熙,逐渐将榜样的力量化作心中的风向标,指引自己一路前行。
张圳熙通过严冠祺了解到学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大一那年,他便顺利通过了校青马班的考核,成为其中一员。随后,通过层层选拔、资格审查,张圳熙进入到广东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学习。“它带给我的感受非常不一样”,省青马班这个平台,带给张圳熙的,是全身心的熏陶。培训课程的设置非常充实,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平台还会邀请各高校的优质教师授课,并提供参观实践基地的机会等,资源非常丰富。
张圳熙在青马班发言
张圳熙在省青马班聆听过团的十九大代表对于共青团以及青年强国的理解,因此深受启发。在那里,他与一群来自各大高校的优秀学生交流,更加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并认识到作为青年一代,应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日常学习生活中,张圳熙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学习,兼顾各门科目,每次遇到不会的问题都会寻求机会请教老师。
在校园的一隅,有那么一间被阳光和书香包围的教室。在那里,张圳熙的身影总是活跃在老师的身旁。他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流露着对知识的热爱。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学院的教授、班主任、辅导员都给予他极大地支持和帮助,他也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下,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地了解。
自知自心 其路自明
“一个好的学生骨干,应该是全方面发展的,发挥引领同学的模范作用。”自退伍复学以来,张圳熙曾任班级班长、学生自律委员会负责人、军训教官、校青马班班长等多项职务。
张圳熙担任新生军训教官
作为学生会现任的执行主席,张圳熙一直告诉自己无论职务大小,都要具备奉献精神。他始终怀揣着服务集体、爱护集体的责任心。平日里一有空闲,张圳熙就会尽职尽责待在办公室处理学生会繁忙的事务。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是他的本色,在举办大中小型活动和比赛时,张圳熙格外重视现场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活动或是比赛的完美呈现,张圳熙常常与工作人员一起进行多次排练,在一次又一次的演习当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在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时,张圳熙为确保复杂的投票环节顺利进行以及投票方式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他经常带着同事们去现场进行模拟投票,找出最优方案;在负责近期举办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张圳熙亦是如此,赛前细致安排落实好每个环节的各项工作。
作为班级班长,张圳熙热心帮助、服务每一位同学。在大一入学不久,曾在凌晨帮助班里一名腿脚骨折的同学背上7楼的宿舍;曾送班里一名半夜呕吐不停的同学紧急就医,在凌晨一点陪他回校,后来还贴心地送粥到他的宿舍……类似的事还有许多,张圳熙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身边的每一个同学,这份心也延续到他往后的工作中。
从部队里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校园里的“全心全意服务同学”,张圳熙将军人的优良作风带到了校园里,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
甘于奉献 礼赞青春
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退伍复学的张圳熙一直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在帮助他人中不断成长,“收到采用我血源的短信通知,让我觉得帮助到别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大一至大三的暑假,张圳熙连续三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所在的团队通过挨家挨户发问卷的方式考察调研,与基层民众面对面交流。让张圳熙印象深刻的是大一暑期下乡遇到的退伍老兵,张圳熙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便感受到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深受感染。
下乡团队的工作、生活氛围十分浓厚,张圳熙和队员们分工合作,在遇到实际情况无法提供条件而不得不推翻拍摄选题时,张圳熙也不气馁,而是安抚队员并一起重新制定计划。除外,团队的特别经历给燥热的盛夏带来一些特别的经历。作为团队副队长,张圳熙所在团队——肇庆学院德庆县“千年端溪,融文兴旅”乡村振兴促进实践团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成果TOP100。
张圳熙团队获奖
青年心,那是一颗跃动的火种,燃烧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青年魂,这是那不屈的精神,引导我们直面困难,勇于逐梦。作为新时代青年,张圳熙退伍不褪色,在属于他的大学生涯里埋头苦干,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肩负起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立青年心,铸青年魂,谈到对未来的展望以及规划,张圳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公务员,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字:蔡佶杏 黄甫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