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优秀学子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参加湖北省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

7月22日至24日,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年级包括2025湖北省“英才计划”“楚才计划”在内的九名优秀学生,与来自襄阳、宜昌等6个地市的优秀高中生,参加了由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共同主办的2025年湖北省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分营活动,开启了为期三天的科学探索之旅。

此次活动以“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为主题,武汉植物园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与植物资源,设置了植物科学课题探究、科学家报告、科学游园、参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多个环节。九位同学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交流和实践中,体验了融合前沿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科技盛宴。

首日,在曹孟君老师带领下,同学们顺利抵达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开营仪式上,武汉植物园科普开放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张莉俊对营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武汉植物园概况。随后,李大卫研究员详细讲解了武汉植物园在猕猴桃育种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使学生充分感悟到我国在作物种质创新方面的科研实力。傍晚,在植物园老师细致地讲解下,学生们走进了水生植物专类园、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本草园、珍稀濒危植物区等,欣赏优美的园林景观,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次日,活动进入课题探究环节。同学们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进入莲与睡莲的培育基地,进行参观并采样。随后,在老师的讲解演示和耐心指导下,学生开始动手完成植物材料的解剖观察和装片染色体观察等实验。

最后一天,由团队成员“英才计划”学生2403班汤刘演绎同学作为汇报人,进行了题为“莲与睡莲:并非同根生”的课题成果汇报。从课题背景、实验方法、分析过程、研究结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实验探究与课题汇报完成度极高,专家教授评价极佳。尤其是学生利用莲和睡莲的花瓣、花丝、茎等解剖材料进行创新排版,引起惊叹。九位同学面对专家教授们的交流提问,条理清晰地展开论述。专家教授从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高度、科学艺术文化跨学科融合等多维度进行了肯定。

湖北省沙市中学学生感悟道:“关于莲与睡莲的生物学研究让我们透过‘一字之差’的表象,触摸到生命演化的深邃智慧。从莲的挺立不屈到睡莲的随波舒展,两种生存策略背后是植物对水环境亿万年适应的历史;从莲‘出淤泥而不染’的文化象征到睡莲分布范围的科学内涵,我们见证了自然选择与人类文明如何共同塑造物种价值。”

同学们纷纷表示,感谢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提供学习平台。通过此次科学营,学生不仅拓宽了科学视野,提升了科学素养,更增强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此次活动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作为青少年科研后备军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愿各位同学以此次科学探索为起点,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坚守“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用青春之力为国家科技发展添砖加瓦!(作者/来源: 曹孟君 黄燕平)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