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亲情中华·魅力江苏”夏令营南通营闭营仪式在南通职业大学举行

2025年8月13日下午,2025“亲情中华·魅力江苏”夏令营南通营闭营仪式在南通职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这场为期十天的文化之旅,以“传承文化、联结亲情”为初心,让来自海外的华裔青少年在江海之畔触摸中华文化根脉,缔结跨越山海的情谊。南通市侨联主席蔡宏伟、南通职业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班子成员,与全体营员、领队及志愿者共同见证了这一圆满时刻。

闭营仪式由南通职业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副书记张巍主持。仪式伊始,南通职业大学侨联主席、国际合作教育学院院长刘万生作办营总结。他表示,本次夏令营从筹备到实施,始终聚焦文化传承与亲情联结:精选南通博物苑、珠算博物馆、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等特色地标,设计穿汉服、制风筝、学功夫等沉浸式体验课程,更通过中外青少年结对交流,让营员在行走与体验中感知“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活力。“从初到时的好奇到离别时的不舍,营员们的转变正是文化力量的最好证明。”刘万生说,十天里,营员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缔结了跨国友谊,这正是“亲情中华”活动的核心意义。

来自德国法兰克福的营员王立诺作为海外营员代表发言时,细数了十天的难忘瞬间:在南通博物苑聆听张謇先生实业救国、兴办教育的故事,为其坚韧精神动容;在珠算博物馆惊叹于算盘承载的千年智慧;在包粽子、制风筝等手工体验中感受传统技艺的温度;更在与中国小伙伴的结对活动中,收获了跨越国界的友谊。“我为自己是华裔少年感到骄傲,未来会继续深耕中文与中华文化。”

海外领队代表、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的许晓峰则感慨于南通的魅力:从滨江公园的江风海韵,到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展现的华人智慧,再到南通美食的独特风味,营员们在行走中深切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谢主办方的精心安排,让孩子们在这个夏天收获了知识、友谊与对祖籍国的热爱。”

仪式上,南通市侨联三级调研员刘俐为李云筝、陈妍、王立诺等7名表现优异的营员颁发“优秀营员证书”,南通职业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周云婷为全体营员颁发结业证书。随后,海外华校代表向活动承办方赠送锦旗,一面锦旗承载着对文化交流的肯定,更成为继续推进中外青少年互动的动力。

南通市侨联主席蔡宏伟在总结讲话中,以“精、巧、妙”概括本次夏令营:筹备“尽精微”,省、市侨联与南通职业大学联动打磨每一个细节;活动“藏巧思”,从文化地标参观到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收效“臻佳妙”,营员们展现出的文明风范与深厚情谊,成为最珍贵的收获。她寄语营员:“愿你们常忆南通江风海韵,深耕文化之奥,成为中外交流的小小桥梁。”

随着蔡宏伟主席宣布“2025‘亲情中华·魅力江苏’夏令营南通营闭营”,仪式圆满落幕。

十天的相聚虽短,但江海之畔的文化记忆已深植心间。正如营员们所言,闭营不是结束,而是带着中华文化种子继续前行的新起点,这份跨越山海的亲情与友谊,终将在时光中愈发深厚。

本次夏令营由江苏省侨联主办,南通市侨联与南通职业大学联合承办,为海外华裔青少年搭建了感知中华文化、联结血脉亲情的重要平台。(来源:国际合作教育学院   图文:刘万生  编辑:孙静)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