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与地下测量2025年学术年会”在安徽理工大学成功举办

8月16日至19日,矿山与地下测量2025年学术年会在安徽理工大学召开。会议以“智能测绘赋能绿色矿山,精准测量护航安全开发”为主题,深入交流技术成果,积极探讨发展方向,共同推动矿山与地下测量技术创新。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卞正富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崔希民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原校长刘文锴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徐良骥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委员、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云甲教授等来自国内外矿山与地下测量领域的60多家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的25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会议,参会人数达400余人。

开幕式上,徐良骥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学校建校80年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第七次党代会以来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诚挚感谢与会专家对学校发展和测绘学科建设的大力支持。汪云甲代表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对承办单位表达了感谢,系统回顾了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40年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本次会议设置了1个主论坛、7个分论坛,呈现了130场高水平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了矿山与地下测量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前沿动态,展示了学科成果与创新特质。卞正富、崔希民、徐良骥等专家探讨了废弃矿井抽水蓄能、矿山测量的守正创新、天空地水井协同监测等多项前沿技术。与会专家围绕矿山与地下空间信息采集及探测、地下空间导航与定位、矿山与地下测量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11个专题进行了交流汇报。

闭幕式上,主持人公布了研究生论坛获奖学生名单。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赴淮西湖采煤沉陷综合治理示范区进行了技术考察。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提升了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科的影响力,为学校建校80周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学术厚礼。(撰稿: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 杨旭、杨靖宇、刘超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