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耕耘,守正创新,
芳华约灼,映照初心。
学校的成长与发展,
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同心聚力与时代担当。
2025 新学年启幕之际,
北京市昌平区凯博实验学校暑期培训火热开展,为新程蓄能!
一个以“科创”为核心基因的学校,
老师要“教什么”“怎样教”?
在AI浪潮席卷的今天,
如何培养学生,让普通学子走向非凡?
答案在科学家校长引领下明晰,
力量在教师研讨中凝聚!
培训现场,思维激荡,
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到个性化教案打磨、优质课堂设计,
再到 AI 助教工具实操、学生成长路径创新,
每一次碰撞都迸发火花,每一场研讨都饱含赤诚。
匠心耕耘守初心,勇立潮头向未来。
续7月7日-7月30日的暑期教师培训之后,凯博学校又迎来8月22日-26日的新教师培训与8月28日-29日的全体教师培训。科学家校长与各学科老师并肩探索,投入到新学期开学前的研修,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怎样实现学生从平凡到非凡?关键在于学习方法
我们不做衡水模式,那么,做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怎么做?怎样引导入校时成绩并不突出的平凡学子,在几年内实现逆袭?习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一个目标一生追求”的正确方向,从而走向非凡人生之路?
凯博的课堂是项目式教学,教师的教法围绕“主题、原点、研修、建模、速正、练习”的方式展开,这个高效课堂体系是凯博教师的必修课,它要求每一个老师以终为始,以始为终。
明确主题,个性化引导;起始在原点,主题优化在提问,用提问的方式教会学生;研修,分小组讨论,探索修正,找规律,找方法,找思路;通过建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归纳总结普适方法;通过速正练习,真正理解掌握,培养思维模式;通过练习训练强化,提高熟练度;最后是教学反思和提升。
凯博学校校长刘煜炎博士主张老师们敢于挑战,守正创新出成果。从不一样的课堂模式中,找到让学生逆袭的学习方法,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出来,让孩子的发展无限大。
“AI + 教师”双师并育,领航学子成才之路
怎样使用AI做助教,设计与优化导学案?怎样引导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怎样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们充分发挥学习潜能?
刘博士强调,老师要精研导学案,在备课环节下足功夫。课堂上师生共探,老师是导学,学生是主体。老师不要总是想控制课堂、控制学生的思想,要让学生“真”学习,并从中觉悟学之“道”。
在 AI 深度赋能教育的今天,教师们肩负着一份特殊使命,那就是让科技与教育同频共振。老师们要有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的魄力与担当,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搭建通往未来的桥梁。
在教学工作中,AI作为个性化教练,教师作为育人导师,“AI+教师”双师共同辅助教学,实现学生成绩的精准靶向提升。刘博士现场演示如何使用AI助教工具,设计与优化导学案。使用AI教学助理的窍门,在于会提问,AI是否智慧,就在于你的问题设计得是否精准。
如何使用“AI助教”打磨学案?凯博老师们现场演练
如何超越当前的教育现状,打造“AI+教师,双师并育”模式?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加持教育,将AI助教模式化入每日的教学之中?
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老师即刻行动起来,在AI辅助下反思和优化自己教了多年的教案。大家互相传阅教案,评判优劣,互提意见。刘博士点评了各位老师的教案,并指出各学科教学的侧重点。
各学科老师随后登台讲课,将优化过的教案搬上“课堂”,参与培训的老师们充当学生,按凯博平时的小组式课堂,开始了凯博特有的磨课、评课、斗课的课堂实践。
数学课上,师生共探多边形内角和、多边形外角和与边数的关系、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规律;语文课探讨文言文古汉字的一字多义,物理课利用动力学规律处理多过程物理问题,道法课探讨婚姻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课堂生动呈现了“主题、原点、研修、建模、速正、练习”的六维学习模式,老师引导学生使用AI工具,课上学生讨论、提问和上台写题、讲题,在质疑、推翻、重建的过程中探寻事物的潜在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度,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这次培训是思想碰撞,是认知升华,是向AI新航程发起的冲锋号。
在科学家校长引领下,凯博老师们凝心聚力、同心致远。深耕个性化教学,精研优质化教案,实操 AI 助教工具,打磨“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探索跨学科融合与学生成长新路径。他们借力 AI,不畏挑战,矢志培养赢在AI 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奔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未来!(文字:雅洁 图片:雅洁、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