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藏族‘博巴森根’创作艺术人才培训”汇报演出在阿坝师范学院顺利举行

8月30日14:30,阿坝师范学院在水墨桃源大剧院举行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藏族“博巴森根”创作艺术人才培训》阶段性成果汇报演出。

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致辞。他向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阿坝师范学院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同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顺利结业的学员们表示祝贺。他指出,“博巴森根”作为藏族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对其发掘、保护与创新意义深远,期盼“博巴森根”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中薪火永续、生生不息。他寄语大家要勇担文化传承的时代重任,以实际行动推动“博巴森根”这一民族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本项目负责人徐兵表示,在为期两个月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员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系统研习了“博巴森根”的历史渊源、风格特征、表演技艺与编创理论。通过田野调研和钻研创新,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博巴森根”作为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理解与认同。

演出以群舞《念》拉开帷幕,出征的牵挂、盼归的祈愿,借舞姿传递;独舞《阿妈的守望》聚焦“博巴森根”史诗,编织家国与亲情交融的情感纽带;群舞《森根·魂》围绕“博巴森根”精神,绘就藏族同胞从神秘走向信仰的壮阔精神史诗,赞颂民族团结和韧性;双人舞《征》、群舞《盼》等12个节目接续上演,回溯战争年代藏家姐妹情谊,借“博巴森根”故事展家国情怀,传统与创新融合的编排,让古老非遗在舞台焕新彩。舞台之上,学员们用精湛歌舞演绎“博巴森根”,刚劲有力的舞步,婉转深情的唱腔,配合默契,从队形变化到肢体语汇表达都极具感染力,既保留了非遗的传统精髓,又展现出现代鲜活的艺术张力,让人深深沉醉,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表演。现场氛围热烈,观众用持续掌声表达对演出的认可与赞赏。

演出结束后,领导嘉宾与学员合影留念。

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汶川特别旅游区管委会党委书记陶钢,汶川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县长赫洛杰;原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兰,副主席李炜;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所所长车晓夏;阿坝州文化馆馆长、州非遗中心主任俄玛塔;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华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舞蹈领域专家教授;“博巴森根”传承人杨石英;阿坝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衡彤,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等校领导班子成员,汶川县政府各部门及阿坝师院各部门负责人观看汇报演出。(文字:达吉阿妞 摄影:高晓杨 编辑:容苑)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