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下午,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隆重举行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活动旨在通过开学第一课的形式,搭建人大代表与初中生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新学期注入奋进力量。
典礼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齐唱国歌,肃穆的氛围中洋溢着对新学期的期待。海珠区人大昌岗街道工委何桂军主任、海珠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张彪处长等嘉宾出席活动,与全校师生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党组织书记陈红燕开讲思政第一课
开学典礼期间,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党组织书记陈红燕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紧密结合学情、校情,为在校师生讲授了开学思政第一课。课程以互动形式展开,分为“走进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如何履职”和“学生的感悟与成长”三大板块。深入浅出地传递了人大代表制度的实践意义与时代价值。
聆听履职故事,感受代表情怀
在第一部分“走进人大代表”中,陈校长介绍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肖丽梅的事迹。肖代表是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生,现任东源县三红糯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河源市绿纯酿酒厂技术副厂长,同时也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学生提问:“您是如何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又是怎样履职的?”肖代表耐心解答,分享了她从酿酒技艺传承到为民发声的履职历程,强调客家文化的保护与创新,鼓励学生立足本土、文化自信。
科技赋能履职,启迪技术向善
在第二部分“人大代表如何履职”中,海珠区人大代表王国章与学生互动。学生提问:“人民代表如何搜集民意、推动便民服务?”王代表结合自身履职实践,介绍了如何通过AI技术提升教育、社区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他在回答中提到,AI可以帮助订正错题、提高阅卷效率、赋能教育发展;同时也能优化社区管理,解决停车、交通等民生问题。他鼓励学生学好Python等编程语言,尝试用技术解决校园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强调“在使用AI的同时要守住道德底线”,倡导科技向善、责任同行。
思政第一课上,陈校长还播放了人大代表履职视频,展示了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反映民意、参与决策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力量。
课堂观看视频间隙,陈校长为学生派发“千里江山图”尺子,寓意以奋斗丈量青春,以担当绘就未来。
感受人大模范:
学生代表初三(4)班蔡昊洋以《学习榜样精神·汇聚榜样力量·共筑祖国的繁荣与昌盛》为题发表演讲。他结合多位人大代表的感人事迹,号召同学们学习工匠精神、科研精神与奉献精神,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校社联动:人大代表进校园捐资助学
典礼上,“海珠区昌岗街道人大代表助校联络点”授牌仪式隆重举行。海珠区人大昌岗街道工委何桂军主任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思政教育与人大代表进校园的创新实践,并表示联络点将成为人大代表与学校、社区、企业之间的重要桥梁。随后区人大代表徐名颂、王国章、杜联华、朱穗承以个人名义捐赠5000元助学金,5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捐助,体现了人大代表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与实际行动。
国防素质训练展示:昂扬风貌启新程
国防素质训练会操表演将典礼推向高潮。初三学生的军体拳刚劲有力,初二学生的匕首操飒爽凌厉,初一学生的手语操《感恩的心》温情动人,展现了晓园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最后,全体师生齐唱校歌《走我们的路》,在激昂的旋律中共同开启新学年的征程。
人大代表进校园,思政教育谱新篇
此次开学典礼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堂融合了政治教育、科技素养与道德培育的思政大课。通过人大代表与初中生的真实对话,学生们深刻理解了“人大代表”背后的责任与担当,激发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将继续深化“人大代表进校园”机制,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助力每一位学子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绘就千里江山、奔赴似锦前程!(撰稿|何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