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廊 — 非遗进校园(开学季)” 活动在廊坊师范学院启动

9月14日,“文化润廊—非遗进校园(开学季)”首场活动在廊坊师范学院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由廊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廊坊市教育局、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廊坊师范学院、广阳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廊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学校党委副书记李继林、廊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钱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李继林在致辞中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化根脉,廊坊丰富的非遗资源是传承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学校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此次活动正是学校深化文化育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他希望师生珍惜机会走进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主动肩负起传承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让古老的非遗在青春的校园里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钱勇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署和年度任务,推进“文化润廊”行动的重要安排。活动将非遗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能让师生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激发青年学生对非遗保护传承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后备人才,推动非遗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活动也是展示廊坊非遗、普及非遗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廊坊历史文化的载体。

励治路上的非遗展览展示热闹非凡,师生参加体验活动络绎不绝。漆器、风车、风筝、木贴画、陶艺等非遗项目通过实物、图文展板等形式精彩呈现;糕点、糖画、地方美食等非遗项目通过现场制作让大家零距离体验;教学综合楼多媒体教室内,“中国传统香文化的历史与传播”非遗讲座有序开展,为师生带来多元文化与实用知识体验。从千百年技艺的匠心传承到青春校园的创新探索,“非遗进校园”不仅是一次文化活动的落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生动实践。青年学子作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在触摸非遗、体验非遗的过程中,既能汲取先辈智慧涵养人文情怀,更能以创新思维为古老非遗注入现代活力,“非遗进校园”活动助力更多青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青春力量中代代相传。(供稿编辑:党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