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商贸“人才孵化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数字商贸学院“四元协同五链贯通六能进阶”育人体系实践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数字商贸学院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内,学生们正热火朝天地为为珠江啤酒策划直播推广方案,助力珠江啤酒新零售转型。这样“零距离”对接产业需求,得益于数字商贸学院创新高素质数字商贸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数字商贸学院紧扣学校“城市服务”特色,积极响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广东“百千万工程”等战略。学院构建“四元协同、五链贯通、六能进阶”生态育人模式,培养高素质数字商贸人才,紧密围绕数字商贸产业链,打造以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现代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

直面痛点:人才培养模式遭遇“三重梗阻”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商贸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日益凸显,制约着产业升级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数字商贸人才培养领域,正面临着“三重梗阻”。

一是政行企校协同不足。传统模式多聚焦校企合作,未能将政府的政策引导、行业协会的标准引领纳入育人体系,导致出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要”两张皮现象。二是实践教学资源错位。实训设施滞后、企业经验师资短缺、系统化实践项目不足等,难以匹配数字运营、跨境订单处理等岗位需求。三是课程体系迭代滞后。课程内容未能及时嵌入产业真实场景,且灵活性不足,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针对问题,学院打破“闭门办学”思维,努力让“课程围着岗位转”,让“教学跟着产业走”。围绕教育生态理论“主体共生、协同进化、动态平衡”,数字商贸学院结合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成果,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育人体系,培养高素质数字商贸人才。

图:“四元协同·五链贯通·六能进阶”生态育人模式

创新实践:构建“四元协同、五链贯通、六能进阶”生态育人体系

(一)四元协同:打造政行企校共生育人机制

课堂里做“双11”推广方案,实训时运营珠江啤酒新零售门店……这是数字商贸学院很多学生的日常,也是学院“四元协同”育人机制的生动缩影。学院明确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四元主体生态位,构建“政府搭台、名企牵领、协会赋能、学校落地”的协同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政府承担“环境营造”生态位,强化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在广州市教育局指导下,学院牵头成立“校企社政理事会”,组建广州数字商贸职业教育集团等,推动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行业协会占据“标准纽带”生态位,发挥标准引领与资源链接作用。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等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通过举办省级电子商务人才发展高峰论坛,架起人才与产业对接桥梁。

企业立足“需求牵引”,参与育人全过程。学院与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珠啤新零售体验中心”等实践基地,与京东等头部企业合作,将“618大促”等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企业导师还深度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推动“课堂即工坊、课程即工单”的教学模式变革。学校塑造“育人实施”生态位,建立产业学院理事会,构建“共投—共建—共育—共享”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推动校企在课程、教材、师资、基地等环节全方位合作,打造“任务式、定制化、重实战”的人才培养特色。

图:政行企校“四元协同”生态育人机制

(二)五链贯通:构建产教深度融合育人路径

围绕广州现代商贸流通产业“需求挖掘—交易达成—履约交付”环节,学院打造岗位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五链贯通”的产教融合生态。

岗位链精准定位,锚定人才培养坐标系。学院联合珠江啤酒、怀远物流等龙头企业,聚焦市场调研、数字运营等岗位群,绘制新零售岗位能力图谱,明确能力层级。以市场营销为主,学院整合国际经济与贸易、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资源,构建“营销+贸易+物流+跨境”的专业群协同育人格局,将岗位标准转化为课程内容、真实项目嵌入教学过程、企业资源融入教学场景,实现“课程即岗位、教材即规范、案例即项目”。

人才链分类育人,学院建设珠啤新零售、阿里云元宇宙等产业学院,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共建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创新链促进科研与教学融合。校企合作将营销决策等企业真实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再将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形成“研发—教学—应用—再研发”的创新闭环。

服务链反哺产业,构建教育与产业良性循环。依托创新链成果,学院运用AR技术为连山农产品搭建虚拟销售场景,开展直播电商培训,还创新“乡村夜校”模式,培养“新农人”,助力区域商贸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图:五链贯通建设思路图

(三)六能进阶:建设灵活适配的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岗课赛证创”五维融通平台,打造“六能进阶”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学院联合龙头企业绘制岗位能力图谱,矩阵式设计课程结构,整合专业群资源,形成“营销+贸易+物流+跨境”的协同课程矩阵,推动不同专业课程相互支撑、互为补充。

此外,学院构建集企业项目、职业证书、技能竞赛、微专业、岗位实习于一体的互选平台,系统培养学生“能认知、能分析、能协同、能实操、能创新、能跨界”的复合能力。学生可根据职业规划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实现“一生一案”的个性化培养,提高竞争力。

成果丰硕:育人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

经过多年实践,“四元协同、五链贯通、六能进阶”生态育人模式成效显著,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区域服务、模式辐射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近三年,学院培养高素质数字商贸人才3200余人,学生在技能竞赛中斩获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一等奖11项。学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教师团队获国家级项目11项、省市级项目30余项,专任教师年均承接企业技术服务项目15项,反哺教学案例占比50%;市场营销专业在GDI专业评价中位列全国A级。

通过“乡村夜校”“直播电商培训”等模式,学院累计培训“新农人”近3000人次、直播电商从业者5000余人次,近年带动地方农特产品销售180余万元。(李铭辉、麦影、董平、余彦蓉、赵春芳)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