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 科创未来 ——北京市第四中学学生在多项模型类科技竞赛中斩获佳绩

近日,北京四中陆续收到上个学期结束的多项模型类科技竞赛成绩册,四中学子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顽强的拼搏精神与出色的团队协作,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多项荣誉。在[驾驭未来全国车辆模型竞赛]、 [爱我祖国海疆全国航海模型竞赛]、[全国青少年模型锦标赛]中,均斩获一枚银牌,另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市级、区级一、二、三等奖。这一份份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刻苦训练,是家长们持续的支持与陪伴,是辅导教师们的辛苦付出,是学校领导对金鹏科技团模型分团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更是学校科技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一、汗水浇灌成果,佳绩见证成长

自竞赛备赛工作启动以来,参与竞赛的同学们充分利用社团活动、科技特色课、寒暑假集训等课外时间,投入到模型设计、组装与调试中。无论是集训现场,还是放学后的活动教室中,总能看到大家专注的身影 —— 有的同学为了优化模型制作流程反复试装,有的为了提升模型性能一次次进行改进与测试,遇到难题时相互探讨、共同钻研,从不轻言放弃。正是这份执着与坚持,让他们在赛场上展现出了四中少年的卓越风采。

二、匠心护航逐梦路,致谢师者与家长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指导教师团队的悉心陪伴。从竞赛项目的选择、备赛计划的制定,到技术难点的研究、参赛心态的调整,指导教师们始终坚守在一线。他们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还耐心倾听同学们的困惑,鼓励大家在试错中积累经验、突破自我。

同时,我们亦深知,学生在科技道路上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无论是尊重孩子对模型活动的兴趣选择,支持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备赛训练,还是在孩子遇到瓶颈时给予鼓励、在比赛前后做好后勤保障。这份温暖的支持,是孩子们敢于探索、勇于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同样值得我们感谢。

三、新手亦能出彩,邀你共赴科创之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获奖的同学中,既有高中学子,也有初中同学,且绝大多数都是模型领域的 “新手”。半年前,他们中不少人对模型制作的认知还停留在 “兴趣” 层面,甚至从未接触过相关工具与技术。但凭借对科技的热爱,他们从零开始学习 —— 从认识零件、阅读图纸,到掌握切割、粘贴、调试等基础技能,再到设计、优化、改进模型,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这充分证明,模型类科技竞赛并非 “高手专属”,它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也不存在过高的技术门槛。只要你对其抱有热情,愿意投入,哪怕是零基础,也能在实践中成长,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荣誉。

四、科创赋能成长,收获不止荣誉

参与模型活动与竞赛,带给同学们的远不止一张获奖证书。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模型制作成为了大家放松身心的 “调剂品”—— 当专注于手中的零件,沉浸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学习的压力也随之缓解;而当亲手制作的模型完整呈现、成功运行时,那种 “从无到有” 的成就感与喜悦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更重要的是,模型制作的过程,也是锻炼 “细致严谨” 精神的过程。一次粗心的装配,可能导致模型无法正常工作。在反复修改、调试的过程中,同学们逐渐养成了 “精益求精” 的态度,学会了用理性的思维分析问题、用耐心的态度解决问题。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模型竞赛,更将成为大家未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此次竞赛的好成绩,是北京市第四中学科技教育的又一成果体现。未来,学校将继续搭建更多科技实践平台,为同学们的兴趣发展与能力提升创造良好条件,鼓励更多学子投身科技、追逐梦想,在探索与创新中书写精彩的青春篇章!(供稿:黄振老师)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