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安全教育演习进校园,学生实战掌握应急技能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于今日成功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演习活动。本次活动设置了应急逃生绳打结练习、伤口包扎练习、地震灾害逃生演练、火灾逃生演练和灭火器使用练习五大实操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五大环节,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应急逃生绳打结练习

在应急逃生绳打结练习环节,专业救援人员围绕“绳索打结”开展基础教学,详细讲解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打绳结的方法。救援队员手把手示范,耐心纠正孩子们操作中的细节问题,强调“绳结是逃生生命线”的重要性。孩子们专注投入,反复练习,很快便熟练掌握了绳结打法。

伤口包扎练习

伤口包扎练习环节则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意外切入,专业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伤口包扎的基本原则、操作要点及不同包扎方法的适用情况。学生们两至三人一组,用模拟伤口模型反复演练三角巾包扎技能,在互动中掌握了“松紧适度”的包扎技巧。

地震、火灾逃生演练

防地逃生演练区,培训老师树立起了充气模拟演练室,一个是怪石林立、空间狭小的地震逃生演练室,一个是内置安全气体的火灾逃生演练室,场景复杂逼真,让人身临其境,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都快速安全抵达出口。

灭火器使用练习

在灭火器使用练习环节,安全指导员手持干粉灭火器,向孩子们详解设备构造与适用范围,重点演示 “提、拔、握、压”四字操作口诀。专业人员分步讲解:先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再拔掉保险销,站在上风口距火源2-3米处,握稳喷管对准火焰根部压把扫射。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演示自己上手实操。

收获颇丰,安全种子深植心中

演练结束后,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交流着学习心得。

一名参与逃生绳打结练习的同学表示:“通过亲手打绳结、操作急救设备,真正掌握了应急处置要领。”

“原来身边的东西也能救命!”另一名参与应急担架制作的同学兴奋地说,“大家一起努力把‘伤员’安全抬起来的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

老师们也表示,这种“实战演练+科普体验”的模式,既掌握了实用的应急技能,又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

比起单纯的理论讲解,亲身体验能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记住这些救命的知识。

未来,学校将坚持长效的安全防范机制,继续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安全演练活动,把每一次演练当做具体的实战演习,做到有灾不慌、疏散不乱、安排有序、自救及时,让安全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深深扎根。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