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石头画串起思政新课堂 四维六融模式培育边疆建设新人

(王需 杨慧报道)2025年10月,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石载兵团情・同心绘华章”主题石头画展为核心载体,创新融合展览育人、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等多元场景,将“四维六融四行”思政教学模式深度落地,构建沉浸式思政育人新范式。

石头为媒:三年深耕铸就思政“活教材”

10月17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石头画展启幕。师市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党校代表及政协委员受邀观展,从多维度提意见,推动展览与思政教育融合。588块取自玛河的原石,经师生三年打磨创作,化身承载兵团精神与民族团结的艺术载体。展览以“人・薪火传”“物・岁月印”“情・同心结”“青・绘新篇”四大脉络展开:魏德友巡边的坚毅身影、296块补丁军大衣的岁月留痕、各族儿女共舞的温馨场景、石河子军垦新城的蓬勃生机……一幅幅石头画全景式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更成为学校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库。

“这些石头画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传承中华文化、赓续兵团精神的实践载体。”负责承办石头画展的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杨涵教授介绍,从采石、创作到梳理故事脉络,师生在过程中已与兵团精神产生深度共鸣,“这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

实践赋能:青马学员与青年学子共传兵团故事

10月18日,展览现场同步开展沉浸式思政实践课——第六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100名学员齐聚展厅,以石为媒、以艺为桥,在历史与艺术的对话中重温峥嵘岁月。学校团委负责人黎丽、教师苗梦雪结合石河子变迁主线,通过石头画背后的真实故事,将抽象的兵团精神具象化。党委书记史文革现场与学员交流,寄语大家以观展为新起点,将精神力量转化为成长动力,为兵团发展与学校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们的创意互动更添活力:有人模仿石头画中军垦战士的英姿合影,有人与各族群众共舞场景同框;也有学生拍摄15秒快闪视频,将兵团故事、民族团结故事传递给更多同学。“以前觉得‘时代担当'很远,现在才懂得它就藏在前辈的奋斗里,藏在我们当下的每一步努力中。”一位学生在视频中的独白,说出同学们的感悟。

课堂革新: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10月20日起,展览现场变身思政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以588块石头画为“活教材”,为大一大二学生开展沉浸式教学。

课堂上,教师阿里娅古丽・艾尼瓦尔指着画有地窝子的石头讲解:“这是当年军垦战士的‘家',零下几十度的寒冬里,他们在半地下简陋住所一边御寒、一边垦荒,正是‘艰苦奋斗'兵团精神的真实注脚。”她还现场演示石头画上色技巧,同步讲述民族团结故事:“这幅各族群众共采葡萄的石头画是葡萄成熟季,汉、维吾尔、哈萨克族村民不分彼此,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写照。这种“理论+故事+体验”的教学模式,让抽象理论扎根历史现场,助力学生深化理解。

建设管理251班学生王佳意说:“今天看着石头画里的故事,听着背后的历史,更加明白了‘兵团精神'是前辈用双手干出的实绩。”同班许璟涛则提到,尝试创新创作石头画后,对“民族团结”时代担当的理解更具体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张敏表示:“将课堂搬进展览,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探索。传统课堂易产生距离感,而石头画为载体的沉浸式教学,让学生‘走进故事里',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多重体验,真正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模式显效:“四维六融”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此次石头画思政课,是学院“四维六融四行”思政教学模式的生动实践。该模式以“思想引领、专业发展、实践励行、数智赋能”为四重维度,推动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文化传承、五育并举、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行走中学、探行中研、凝行中思、践行中做”,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石头画思政课只是学院多样化思政实践的缩影。”党委书记史文革介绍,学校已构建“全方位、常态化”思政育人网络:舞台上,原创红色剧目《大漠誓言》以祖孙回忆传递信仰力量;赛场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场馆中,石头画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展览教学;体育课上,‘重走军垦路'拉练磨砺意志。”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成长为兵团精神传承者、民族团结践行者、边疆建设者,这是学校为屯垦戍边培养人才的使命所在。”

从一块玛河原石到一堂沉浸式思政课,从青马学员的精神传承到全体学生的实践感悟,这场以石为媒的育人探索,正是学校“四维六融四行”模式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学校将持续拓展更多“可触摸、可感知、可传承”的思政载体,让兵团精神的火种在青年心中生生不息,让更多边疆建设者在精神的滋养中拔节生长。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