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广东白云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学校教学督导会员会校级督导王秀丽教授为教师教学竞赛训练营举办指导讲座,讲座主题为:优秀是一种习惯 ——“以赛促教”再思考。王教授是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曾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成员),现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多项省级纵向科研课题、企事业单位横向服务咨询与培训项目。讲座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贾琼主持。
王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40余年在科研与教学方面的个人成长经历,随即向大家讲授了参加教学竞赛的核心价值。王教授指出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动了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教学创新的风向标;大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团队建设,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大赛深化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最后,大赛服务于教育强国战略,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王教授通过日常教学中收集到的一些老师们对于比赛的顾虑和疑惑,结合国际上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新要求,提出参与教学比赛有利于老师们更好地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环节,掌握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教创赛的比赛文件和评分标准,王教授重点讲解了比赛过程中应该重视的“教学痛点及成因、学情分析、创新实践过程、教学成效和创新成效推广”五个方面系统讲解了如何灌输OBE理念,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王教授还结合本人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背景,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介绍了思维、认知、行为的关系以及行为形成的过程,并提出了激励理论。指出“教学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研究工作。教学是一项高度依赖实践的工作。”最后,王教授为备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老师们提出了以下的建议:进行“反思-实践-迭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备课惯性;应用于常规教学中;设计可量化的创新目标;记录“教学创新日志”;定期进行“三维反思”;把竞赛备赛过程纳入教学档案袋;充分利用专业对话平台。最后,王教师指出参加教学竞赛不仅是教师的情怀,更是教师的责任,通过参赛形成优秀的习惯。

在交流讨论环节,王教授向大家生动地讲解了教学比赛中如何做好学情分析、AI资源在教学竞赛中的展示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和学生评教等现场老师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产生了很好的探讨效果。参加讲座的老师们普遍反馈参加这次讲座后对于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对教学创新产生了新颖的理论思考,受益匪浅。(图文/教师发展中心李雨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