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多元教育 深耕教育未来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云大精神提出者覃俊在云南大学校庆活动中的发言
智慧教育之窗
2018-05-04
www.jyzc.com

编者按:今年是云南大学精神“会泽百家,至公天下”提出20周年,在云南大学95周年校庆活动期间,学校特别邀请到了“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提出者、经济学院会计系97级覃俊校友重返母校,校党委书记杨林、校长林文勋共同为覃俊颁发纪念证书及纪念品。活动中,云南大学资深教授石鹏飞、赵伯乐与覃俊一同重温了1998年征集云南大学校训、校风和校歌时“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从提出到最后确定的过程,现将覃俊在活动上的发言在校园网刊出,以飨读者。

云南大学95周年校庆日上的发言

覃俊

首先,非常感谢母校,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面对各位专家学者,谈一谈自己对于大学精神的一点浅见。

在座的很多人,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之间并不熟悉。对于大家而言,我只是一个来自五华山的公务员,每天上班下班,朝九晚五。也有些人说他们记得我,是因为云南大学那九十五级台阶上刻的“会泽百家,至公天下”是我写下的。当然也有人说,其实那句话早在1923年,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但今天大家至少知道了,站在各位面前的我,并不是一个古代人,也不是一个小老头,充其量算是一个有些不合时宜的怪叔叔。

对于我而言,二十年前的很多人和事都如雾里看花,只依稀记得一星半点,但有些细节却仿佛历历在目:1997年的12月31日,那天是截稿日,天气很好,还记得斜照的阳光,灼得我睁不开眼,因为生怕自己字迹潦草,还特别请同学李岫抄录了一份,赶在邮局下班前,把投稿信递到“一二一”大街上的邮筒里。所以,现在保存在学校的那份信件,其实上面并非我的笔迹。这个情况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练得一手好字,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后来发生的事情,可能大家都知道了:一个19岁大一新生,提出的八个字居然成了自己母校的校风,进而成了大学精神。大家为此经常争论不休,谈它的诞生的经历,谈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谈它对于整个大学、甚至于一省教育事业的影响和作用,其中有表扬,有质疑,有嘲讽,也有批评……而这个时候,身处舆论漩涡的我往往是沉默,甚至是回避。

为什么?因为我一个人无法回答。此时此刻的我,感到惭愧,感到惶恐,感到孤独。

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短短两句话,简简单单八个字,可能只是刹那间的灵光闪现,也许对于别人只是无上的荣光,但对于个人而言,我害怕映照出的却是自己一辈子所要承担的责任和道义。

古人又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其实立言也罢,立功也罢,直至立德,都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践行,绝不是一个人振臂高呼的事情。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认识很多美丽的女子,当年她们光芒四射,如同水晶般晶莹剔透。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们中很多人都黯淡下来了,在时间和生活的消磨下,变成了灰暗的石头。有一次,我和朋友谈论起这样的怅然,但朋友却乐观地说:“石头好啊,金字塔也是石头一块一块堆砌出来的啊。”

是的,站在塔尖的人总是少数,但如果没有一块块石头去奠基,那么所有的蓝图、所有的愿景都将是镜花水月。毛泽东说:“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阿尔卑斯山上,拿破仑一定不要忘了他身后跟着许多士兵;在话语的圈子里,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1923年,一批有识之士在红土高原上创建了云南大学(当时叫东陆大学),校门匾额上赫然写着:“为国求贤。”面对风云变幻、暗流涌动,云南大学和云大人从来没有偏安于祖国西南边陲,一直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活跃在舞台的中心:日寇的轰炸没有击垮她,特务的子弹没有吓住她,解放后的院系调整、十年动乱也没有让她一蹶不振。

从这个层面讲,母校选择了“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作为其大学的最高精神,并非突如其来的魄力和勇气,而是早有着深厚底蕴的默契和一脉相承的伏笔。这是属于云南大学本应有的自信。

95年的风风雨雨,国家、民族、社会、个人浮浮沉沉,云南大学从来不缺乏潜心学问、辛勤耕耘的教授,不缺乏不畏强权、慷慨赴义的烈士,更不缺乏千千万万在各行各业中默默奉献、默默努力的毕业生。

今年是我毕业后的第十七年,也是我接受肾脏移植手术后的第八年。十余年来,在母校和老师的关心下,我在病魔前仍凭一腔孤勇,对于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不离不弃。从事考试管理工作十余载不出差错、不出纰漏,昭通鲁甸“8·03”地震后奉命进入灾区采访,我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努力,坚持向前看,努力向前走,努力使自己成为默默推动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前行的那群人中的一位,也算是学生我给母校交出的一份答卷。

在座的除了我的老师,还有很多学弟学妹们。当你一个人走出象牙塔,面临滚滚红尘、滔滔江湖时,你是否还会记得当初母校的熏陶?是否还记得老师的教诲?还会记得我们今天在这里说过的话?

大学精神的教化,就是希望你能有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并且选择站在有利于人民的这一边,站在有利于国家、民族、社会的这一边。这是母校的使命,也是你的初心。

如果你成为了一位研究员,希望你研制出更为有效的药物,或者发现更为节能、更为环保的新型材料;

如果你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希望你建造的桥梁更加结实,或者设计出更为可靠的发动机

如果你成为了一位公务员,希望你更清廉、更公正、更能在纷乱之中作出准确的判断;

如果你成为了一名学者,希望你不要随波逐流,永远保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和冲动;

如果你成为了一名商人,或是一名IT从业者,那么希望你能少谈些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少谈些技术无罪之类的托词,能更多地反哺社会、惠及他人,因为那些博弈、算法背后,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着明确价值取向的人。

无论是科学还是愚昧,无论是民主还是专制,无论是自由还是禁锢,无论是创新还是守旧,无论是坚守还是放弃,每一次你的抉择,我们希望都是闪烁在每一位云大人身上的精神之光。

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更有朝气,我们的国家才会更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会更有未来、更有前途。

也只有这样,云大精神才能落实到每一位云大学子的身上,才不会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会是一厢情愿的野望。当我们再看到“会泽百家,至公天下”这八个字时,才会少一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独,多一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欣慰,多一分“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志同道合。

最后,我想用沈从文先生的一段话来结尾,这是1934年1月他在湘行途中,给妻子一封家书中写下的:

“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好象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象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我心中似乎没有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谢谢老师,谢谢各位学弟、学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