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可令山河湖泊现于纸上,能把世间万物镌于葫身,还将芸芸众生塑于泥土。剪纸、刻葫芦、泥塑,它们带着历代手工艺人双手的温度,静静地躺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
为了解兰州“非遗”的发展现状和前景,7月13日,江西师范大学“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原”社会实践团来到位于兰州金城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拜访三位手工艺人,以领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
“剪纸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
当队员们走进叶长友老先生的剪纸艺术馆时,聪俊灵秀的十二金钗、环境秀丽的《兰州古八景》最先引入眼帘。叶老先生一见到队员时就热情地将他们招呼进屋内,眉眼间尽是对年轻人能够关注和欣赏传统文化的欣慰。
叶老先生从小就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后来又师从剪纸大师张永寿。他和剪纸的缘分一牵就是一生,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剪纸技艺的发展史。如今已年过古稀的他,不仅在甘肃省各地举办了教室培训班,传授剪纸技艺;还利用业余时间苦心钻研,研制出了“叶长友点染套色剪纸品种”。即使在退休后,他依旧创作出了百余幅剪纸作品。“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民族的根,民族的根就是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我要把我所学到的东西,把祖国对我的培养和教育融进我的剪纸里。”这种鞠躬尽瘁的匠人精神令服务队员们肃然起敬。
问及叶老坚持的原因时,他拿起身边的剪纸工艺慢慢抚摸,眼眸中流连有年代感的眷恋,就像在看一个相伴一生的友人。“人们常说干一件事情要有兴趣,但如果要长时间地坚持,靠的也是一种毅力、一种意趣,这就是说剪纸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我不自觉地就会去做这件事”。对叶老先生而言,“热爱”已不足以形容他对剪纸的感情,剪纸于他,已是一种执着与信仰。
在采访结尾,叶老先生为队员们现场展示剪纸技艺,队员们簇拥上前。一张红纸与一把利剪,经几步折叠、几刀裁剪,一朵漂亮的窗花便于桌上悄然“绽放”。叶老先生将这两张剪纸赠予服务队员,他希望剪纸艺术也能像这两幅剪纸一样,被年轻的一代所继承,永久地流传下去。
“艺术来源于生活”
在阮氏刻葫芦传习所,透过一块秀美的屏风,可见一位女士正在灯下用刻针在葫芦上作画。灯光映照着她的侧脸,仿佛与世隔绝,不被尘世打扰。这位女士正是阮氏刻葫芦的第四代传人——阮熙越。
“传承是在技艺上的传承,创新是在葫芦的器型和题材上的创新”,这是她对于葫芦创新的理解。在观赏性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性,让刻葫芦更加深入人民的生活,是阮熙越如今在做的创新工作。
采访过程中,阮熙越还向队员们展示了一段刻葫芦的过程。只见她先以铅笔在葫面简单勾勒,再以针代笔细细描摹,最后以松墨填充上色。她的每一笔都谨慎而娴熟,认真的神情让在场的队员们赞不绝口。
“那您认为‘一带一路’对刻葫芦的事业有什么影响吗?”
“其实刻葫芦这个技艺原本就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传过来的,葫芦最开始作为一种储藏器而存在,后来慢慢演化出葫芦雕刻。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审美的一种要求。”阮熙越像队员们娓娓道来。语毕,她拿起手边的一个还未雕刻完成的葫芦,准备后续的雕刻工作,而上面每一条刻线上都倾注着她的感情。
“会有的”
服务队刚踏进岳云生泥塑馆,便看到兰州泥塑传承人岳云生老先生在进行泥塑创作,娴熟的手法瞬间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
老先生似是察觉出队员们的来意,便出口说道:“想了解作品的话,介绍就贴在桌子上了,采访的话就算了吧。我只想搞好我的泥塑,并不想牵扯太多事情”。队员们后经了解得知,老人很少接受采访,之前更是拒绝了来自美国、日本的产业化生产的合作邀请。他不想让自己的作品变成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他认为那些微妙的感情是机器无法刻画出来的。他只想专心致志投身于泥塑创作,他那句话也让队员们了解到老先生对名利的淡薄和对艺术的纯粹追求。
队员们不忍打扰老人,便先在馆内安静地拍摄照片,细细观赏老人的作品。每一个泥塑都仿佛带有灵魂,他们在某段时空中经历着自己的故事,以泥塑的形式展示在世人眼前。
离开泥塑馆之前,其中一位队员询问老人:“您现在有正式的传承人吗?”,老人沉默了一会儿,但手中的工作并没有停下,“会有的”,短短三个字飘荡在空旷的泥塑馆内,转瞬即逝。唯一不会消逝的是老先生专注于雕刻泥塑的坚持。
如果说中国是一条巨龙,那中国民间技艺就是巨龙身上的鳞片。如今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民间技艺的传承迎来了新的契机。但这也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去了解、发扬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向世界传达我国深邃的文化底蕴。(通讯员 罗小莹)
头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