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发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现任广西钦州保税港区金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苏发奎将自己事业上所取得的进步归功于母校的培养:“跨境物流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让我获得了娴熟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些成为我日后职业发展的敲门砖。”
苏发奎的成长,见证了物流发展大时代背景下,特色物流人才培养的成功,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人才培养昂首挺进“跨境时代”的见证。他们灿烂的职业前景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人和”为绣花针,以这个时代独有的天时与广西优势地利为织锦而织就的锦绣前程。
天时:政策利好提供跨境物流人才培养良机
天时,对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时任院长、现任党委书记李卫东来说,那是助力他大胆推行“面向东盟高职物流特色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一颗“定心丸”。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13%,成为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政策迎来了物流尤其是广西跨境物流发展的黄金时代。以网权、空权和新陆权为特征的新时代需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大量培养跨境物流人才,打好物流转型攻坚战,我们恰逢其时。”李卫东口中的“攻坚战”已经具象成为“面向东盟高职物流特色人才培养”科研课题,为此该学院物流团队开展了长达7年、严谨而精准的教学探索。
自2010年起,该学院物流团队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以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以服务广西物流行业区域分工的功能定位为依据,对接面向东盟区域特色物流的需要,培养跨境物流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他们总结出特色定位与平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手段创新、师资及实训基地建设等诸要素有效融合的实践路径,为实现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我们始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指导,打破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基本相同、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窘境。虽然过程艰辛,虽然时常被压力与迷茫困扰,但我们一直坚信,一条实实在在的开拓与创新之路只能靠自己脚踏实地走出来,没有捷径。”作为该课题带头人,李卫东硬是以实干的精神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严谨而踏实的探索之路。
天道酬勤。2017年,这一以精准对接行业市场需求,以培养优秀职业人与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为双重价值目标的高职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一举拿下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及示范性实训基地1000万元建设项目;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教学资源库1个,建设了10门专业核心课程和5门慕课,公开出版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跨境物流系列特色教材22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由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制订和发布的广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教学标准,“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物流行业人才需求报告》,10部集企业培训、课程教学、竞赛指导为一体的物流管理专业立体化系列教材被20多家企业、3个行业、60多所高职院校广泛使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物流人才培养标准输出单位。
目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以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为主体,广西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广西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两翼”的育人平台,引进“中英现代学徒制”,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共生性教育生态、建设“中心-外围”实训基地群,形成了高职物流管理特色品牌专业建设路径和发展策略,备受社会关注。
地利:独特区位助力建造人才培养“桥头堡”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全面启动。同年,我们也一脚踏上了课题研究之路。还是那一年,即将组建的广西农垦商贸物流集团急需跨境物流人才,而学院面临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窘境,物流团队下定决心攻克人才培养关。”李卫东的思绪回到了那些为科研而彻夜不眠的日子。
利用广西与东盟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地理优势,发展提升边境地区职业教育水平,提升跨境物流人才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是课题研究组从课题研究开始就肩负的特殊使命。组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联合边境省区的61家中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成立一个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区域性社会组织,成为李卫东和他的团队落子激活“跨境物流人才培养”整盘棋的关键所在。
“联盟成立后,我们引进的‘中英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育人方面创造了一个神话。”李卫东自豪地说。该学院2017届物流专业毕业生陈明媚在企业实习三个月期间晋升为主管,毕业后直接晋升为部门经理。这是一个鲜活的案例。
“中英现代学徒制”让学生同时具有“学员”和“员工”双重身份,既接受学院开设的课程教育,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同时该学院利用有利的地理优势,形成以校内中国—东盟跨境物流实训基地为中心,呈轮轴状辐射广西主要对外贸易港口和陆路边境口岸的实训基地群布局,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将校外实训基地前置到广西主要对外贸易港口、边境口岸和跨境物流业务集中的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场所:与防城港金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了以跨境港口物流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凭祥市政府以“校市合作”模式,建设了陆路‘国门实训基地’;利用学院地处南宁空港的有利条件与广西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空港实训基地。在功能布局上,完成了对海、陆、空三种跨境物流方式的立体式全覆盖。
2017年9月广西教育部门专门发出的表扬信中,特别提到该学院组建的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指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进一步凸显了职业教育合作“南宁渠道”的战略作用,有效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国职业教育双边和多边合作,有力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表扬信并对“中英现代学徒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推行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出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人和:校企合作双赢共铸跨境物流人才培养新成就
40多家单位,覆盖“行、校、企”;一个平台,构建起物流专业建设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等4个专项职能组织机构,这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牵头,联合广西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组建的广西物流职业教育集团。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借助广西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做足“人”资源文章,推动“育人”工程建设。
学院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实施“名师引领+双带头人导教”的团队建设工程,组建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以新进教师为后备力量的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自治区级专业教学团队。
在“引进来”方面,该学院与上海圆通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圆通速递“校中厂”,服务明阳工业区和吴圩国际机场周边快递业务,年接纳学生技能操作实训600余人,处理货物135万单,产生经济效益80万元,实现企业资源、学校资源无缝对接,校内实训项目与物流全业务流程完全对接。在“走出去”方面,该学院与广西防城港金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建设“厂中校”,将课堂延伸到企业,利用企业提供的场地及电脑、叉车等价值55万元实训设备,教师带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性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职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有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如今,该学院物流专业的师生常常走进南宁综合保税物流园区玉洞冷库、广西宝通食品有限公司、广西源头农场等30多家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书、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和叉车驾驶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工作,累计开展对外培训7000余人次;为南宁综合保税物流园区玉洞冷库、广西正五海产品冷库进行了冷链物流运作流程优化、企业管理诊断与咨询,攻克了10余项冷链物流技术难关。科研成果先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省份的20多所学校及老挝、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院校推广应用。
“人才培养标准的树立和输出,具有极大的磁场。”李卫东和他的团队打造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东南亚国家的注意。短短几年时间,已经为越南海防大学、越南太原高中举办了3次短期技能培训项目,每次为期4周,培训学生20多名;2016年、2017年分别招收老挝、马来西亚全日制留学生到校学习,培训越南来华劳工300多名。2016年受当地政府部门委托,学院与广西边境口岸城市凭祥市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在凭祥建立边境劳工培训中心,为东南亚来华务工的劳动力进行上岗前技能培训,输出中国职业技术和职业教育标准。(通讯员:邓洪燕)
头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