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多元教育 深耕教育未来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刘正江:谈谈中国高等航海教育
智慧教育之窗
2018-12-26
www.jyzc.com

40年岁月有声,40年弦歌不断。改革开放的40年,大连海事大学积极投身改革发展实践,学校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海大人用双手书写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大连海事大学特别策划庆祝改革开放40年访谈录《见证40年》,记录学校发展变化,学习传承海大精神,致敬我们伟大的时代!学校陆续刊发系列访谈视频。现推出第五期,聆听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正江讲述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故事。

记者:我们知道您参加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届高考,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刘正江:1976年文革结束,1977年邓小平同志开始推进教育改革,恢复高考,其主要目的是要顺应国家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培养更多人才。我当年得知恢复了高考,白天在工厂当勤工,晚上才能复习,持续了一个月就上了考场。江苏省高考共分两次,虽然我们县参考人数众多,但初考后就淘汰了一大批,我初考通过后,再参加省内统考,考取了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前身)。

记者:请您谈谈刚到海大时候的学习生活情况。

刘正江:当时,我们班的同学最大的是1947年的,最小的同学是1960年的,最大年龄差是13岁。我们这些人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大约十二、三年时间积累起来的。在这段时间里没有机会坐下来认认真真学习,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所有的同学不管原来基础怎么样,原来背景怎么样,在学习这方面都是如饥似渴的,而且都非常刻苦认真。几乎从早上5点半起床,到晚上10点半,大家都在学习。学校有规定十点熄灯的,但是熄灯之后,有些人还趴在床上悄悄背单词。在这个学习过程,不管年长还是年轻,没有一个掉队的同学,这是第一点。第二就是在课堂上大家也是很认真的。不但上课爱提问题,有问题下课也围着老师。每天一下课同学们肯定都围绕老师来问问题。至于课后作业,凡是基础课、专业课,甚至包括一些选修课,肯定是要做作业的,每次都有做。我们有专门的习题课,一般是派助教或者老师本人来。

那时候,大家平时有空就锻炼,因为当时体育也是要求很高。单杠、双杠、排球、篮球、足球,这些都有。还有就是游泳都必须下海。很多同学刚来,天很冷啊,四五月份就跑到海里,跳进去游泳了。我们要求一千米。很简单,弄个船,放在海里距离岸边大概500米多一点的地方。然后老师就坐在那个船上,凡是游到了那个船边告诉老师一下,老师就记一下,然后游回去就正好是一千米。当时经常搞各种比赛,班级的比赛、中队的比赛、学校的比赛都很多。我记得学校主要以我们77级同学组成的排球队,曾经拿到东北地区冠军。在文艺上,有时候也搞点小节目,像自己排练唱歌等。我们有可能会徒步走到市中心人民广场、中山广场,还有人民文化俱乐部、友好广场那去看电影。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想坐车去,但是没有车,然后是半夜走回来的。当时除了这个之外,其实学校也有一些科研活动,也搞一些学习比赛。我们航海主要有电航学社,有个气象小组。气象小组现在还有,搞气象预测了。

记者:请您给我们回忆一下当时学校的办学条件?

刘正江:办学条件包括校园的环境各方面来讲,和今天相比,应该很艰苦。校园面积也没有这么大。整个校园占地面积东山西山加在一起,600多不到700亩。东山和西山之间是一个泥土路,中间有小铁桥。西山就是一个电航楼,有很小的一个食堂,然后是六舍。东山后面的路不是柏油路,也不是水泥路,通到今天的天象馆。当时的俱乐部很漂亮,旧的游泳馆也是我们的一个骄傲,旁边有一个红房子,我们叫室内体育场,不是体育馆,现在已经拆了。游泳馆和体育馆后面有一片地,下雨之后,会长草的,那个草长的高度能到膝盖,平时我们在那个地方运动。暑假一下雨,运动也少了,所以草又长起来了。我清楚记得有一天,我们老院长走到那,还低下头拔草。东山图书馆是81年盖的,82年1月份开始投入使用,就是今天育才公司那个小楼,那是我们第一代图书馆。所以说从校园环境方面来讲,今天和当年是天壤之别。学校当时就七个专业,有航海系、轮机系、船电系,计算机系,一个专业一个系,还有数学师资班和物理师资班。当时学校有700多个老师,学生每年一届招600多人,四年四届2400人左右吧。研究生一直到79年才开始有,就是这么个情况。

记者:当时学校有没有教学实习船?您有没有当过远洋船员?

刘正江:当时,学校当时有万吨实习船,叫“育红”轮。这个“育红”轮负责教学实习,还有部分毕业实习。因为我们实习分三部分,认识实习,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所谓认识,其实大家都知道,了解船舶,也就是我们进校,会安排一个礼拜的时间在船上住,参观“育红”。应该说实习船这一块还是挺好的。当然了,毕业实习的话,显然是不够的。毕业实习有第七学期,整个航海、轮机和船电的学生加起来有四、五百名学生,这些学生要去实习的话,很显然一条船装不下。我们当时所有的船舶公司,都归交通部管。所以毕业实习的时候,交通部就会发文给各个公司,要求他们安排实习。

说到远洋船员,我到今天都很郁闷。我在入学的时候,曾经有老师问,说你愿不愿意转专业到基础班去当老师?我说我不愿意。我说我来学习航海,就想开船当船长,就是想跑远洋。我们毕业的时候会经历分配,分配时候有个口号是“祖国哪里需要到哪里去,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当时主要有中远集团下面的公司,然后海运局有广州、上海和大连的,还有几个地方的远洋公司,比如江苏远洋公司、江苏海运总公司。说实话,我当时想上船,但是学校要我留下当老师。一直到1988年,研究生毕业了。我说是不是可以让我上船了?后来就跑出去了。我1988年带学生实习到青岛远洋公司。1990年到1991年上过三条船,一个是日本的船,一个是海南省的船,还有一个就是学校的校船。校船,当时是“郑和”轮,我在船上当三副。在回学校之后,中间还有几次安排我上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去了。所以说到今天我还是有点郁闷和遗憾,我只是大副,没有能做到船长。

记者:和40年前相比,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

刘正江:明年刚好就是中国航海教育110年,这110年刚好也是我们大连海事大学的发展历史,所以说大连海事大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历程,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我从入学至今刚好40年,在这40年里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其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规模发生了变化。航海类学生的人数增加了,110年前整个国家招收的航海学生只有几十个人,而到今天我们每年大概招收 12000人左右。第二是专业数量的变化。航海教育最初的时候就只有驾驶,后来逐渐丰富起来,比如产生了轮机专业,后来又有了船电。随着技术的发展,专业数量覆盖整个船舶。第三就是学校的数量。从 1953年全国做航海教育的只有我们一所学校,到今天从事航海教育的本科院校大概有200所,常年保持招生的大约19所。除此之外我们学校还有几个较大的变化,一个是说招生的层次发生了变化,我们从79年开始招收航海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变化。接下来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航海和轮机有了博士点,开始招收博士,我们学校是第一所。到后来我们有了博士后流动站,这也就是说中国的航海教育,从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已经齐全,这是40年之间发生的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过去的航海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管用养修的人才,管理、使用、保养、维修,但是老师就只是上课而没有搞科研。但是从80年代开始,老师开始从事科学研究,我们是第一个搞科研的航海类高校,并且获得了第一批国家级的奖励。最早的时候杨烈宇老先生在80年代初期获得国家的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到后来我们的模拟器、电子海图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从管用养修到从事科学研究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从80年代到今天我们做的科研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科学力量。我们过去只讲专业不讲学科,到后来90年代我们慢慢凝练形成了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和海洋工程这两个学科和我们航海专业密切相关。学校今天已经有一级学科19个,还有若干个学科处在二级学科和一级学科中间。我们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七个博士点,并且计划达到20个甚至更多,这是我们学校的发展变化。此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教学条件,我刚来的时候,整个学校的实验室主要都是为了本科教育,而本科教育的这些实验室都比较小,仪器设备基本上都是旧的,比如航海实验室、仪器实验室等等,那里面那些设备都是拆船的时候,用卡车运给我们的。我们今天的很多实验室基本上都是国家拨款,自己投入,比如航海模拟器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1979年花费180万人民币从国外购买的,这台模拟器在亚洲地区是第一套。所以回来之后开始进行教学培训的时候,不管是我们大陆船员,香港船员,还是新加坡船员都到我们这来进行培训。

记者:最后,请您谈一下对青年学生的期望和学校发展的期待?

刘正江:国家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这必然会提高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我衷心的希望,年轻的一代的同学,好好学习,努力追求,让自己成为有价值有觉悟的人。学校发展必须制定目标,首先应该成为国内海事强校,成为国内海运人才的源泉,成为一个改革创新的发动机。这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在国际之上,我们要勇于发声,努力成为在海事教育这个领域的领头羊,早日建成世界一流海事大学。(通讯员:王文伟 吴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