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多元教育 深耕教育未来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温州大学孟永国:纤丝绣忆
智慧教育之窗
2019-06-12
www.jyzc.com

【人物名片】孟永国,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温州大学温州市发绣研究所所长,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温州发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他是中国当代发绣艺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不断创新求变,把传统的单色发绣发展成为彩色发绣。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邓小平》《爱因斯坦》《丝语廊桥》等,有的作品被作为国家或地方政府礼品馈赠外宾,有的被博物馆收藏。多次应邀到过欧洲、中东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在香港举办“孟永国发绣艺术展”。

201906123105.jpg

上穿下引,孟永国用粗大的手指拿着一枚似有若无的绣花针,在绷平整的缎地上施针度线塑造形象,锻炼把握眼脑手的和谐配合。大部分时间里,孟永国都坐在绣架后面穿针引线,在细丝密缕中周而复始地与针和头发丝打着交道。而每一次针和发丝的游走,都是对出色作品的诠释。

温州发绣是浙江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种,省级非遗项目,以人类的天然色泽发丝为材料,以针为工具,遵循造型艺术的规律,在绷平整的布帛上施针度线创造形象的艺术,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享有“天下一绝”之美誉。作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发绣多作为国家收藏珍品或外交礼品。

多年来,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温州大学温州市发绣研究所所长孟永国承钵于发绣的古代传统工艺并施以创新手法,倡导“应物施针、法随心意”的创作理念,把温州传统的单色发绣发展成为“彩色发绣”,并且新创做底补色法,运用高超的发绣艺术手法来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在他的带领下,温州大学温州市发绣研究所“发绣外交”硕果累累,温州发绣技艺不仅声名远扬,更是在收获中不断地传承与发展,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精湛的技艺和恒久的收藏价值备受瞩目。

穿针引线苦苦求索发绣技艺

印象中,还是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学生会主席的孟永国,因为举办活动,邀请了发绣大师魏敬先前来讲座。就是这样一次见面,学画画的孟永国爱上了发绣,与魏敬先教授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跟着同学体验了一次发绣,而且敏锐地感觉到,画画的人去做发绣,就是把头发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材料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于是很想试试。

1991年,为了能让发绣这一技艺得到很好的保护,后继有人,在魏敬先教授的努力下,温州师范学院成立温州市人像绣研究所。学习成绩优异的孟永国毕业留校,选择留在人像绣研究所工作,师承魏敬先教授。

“我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去克服心理障碍的,因为自己喜欢,想做出一番成绩,将这门技艺传承下来。”孟永国说,在学手艺的日子里他也有过思想矛盾,在当地男耕女织的农耕意识根深蒂固,都认为刺绣是女红,大老爷们操针弄线是没有出息的。所以他一度瞒着家里人做这份工作,甚至几次想放弃转行搞教学。

施针度线过程中,拉下的是发丝,留在缎面上的却是构成形像的线条,手指拉的力度直接关系到针脚在面料上的图案形态,若是一手重一手轻,针脚线条受力不均,会影响绣面效果。轻了,就会比较松弛,不能服帖底缎;重了,拉得太紧,底缎就会被拉皱。对于从未拿捏过针线的孟永国来说,粗大的手指难以把握绣花针在缎地上塑造形象,天天对着一根针在使劲,“左手食指被刺得跟马蜂窝一样。”每次一到医务室,校医不等他开口,就自动递上一盒创可贴。

勤学加上深厚的美术功底,孟永国在发绣上手很快,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发绣的基本技巧,磕磕绊绊的绣出来自己的第一幅作品。随后,他的创作之路越来越顺利,在发绣的艺术之路上开始崭露头角,许多作品参加展览并获得了大奖,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家里人通过其他渠道得知我在搞发绣,而且作品作为国礼送给外国总统,还到国外去展览,是又惊又喜,引以为豪,乡亲们知道后,也都以羡慕的眼光表示赞扬。”孟永国说,那时候他为文艺奋斗的决心更加的坚定。

深入生活潜心积累创作素材

想要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就必须为艺术创作积累生活素材,而深入生活去采风则是孟永国选择的主要途径。“我的创作就是从生活中来,只有到生活中才接地气踏实,才能有切身的体验,了解具体细节及事物特征,为创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多层次、多类型的实践活动以及对周遭事物的细心关注,为孟永国的发绣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平日在校园里,看到湖中的荷花开了,“心里不由生出创作的欲望,就带着相机将这些景色拍下来,把平时拍下来的内容进行综合提炼,思索构图,然后再开始表达,挖掘其中人文内涵,提炼作品主题。”孟永国说,搞艺术的人情感都相对丰富,平时注意生活积累,遇到好看的就会产生想表现的欲望,“而我就用发绣表达我的思想情感,希望以这一独特的技艺手法,引起受众的共鸣。”

一次,孟永国随团去阿联酋文化交流,他与一位团友搭乘沙漠车到沙漠腹地采风。发现远处沙丘弧线上有一群野骆驼,借着沙丘的起伏作掩护,孟永国和同伴猫着腰慢慢向目标移步,“但是野骆驼意识到有危险,警惕地抬头,一头个头大的站着注视着我们,其它的骆驼都往沙漠深处撤离。”孟永国说,回程路上听司机朋友介绍,骆驼也有它们的社会伦理制度,而骆驼的生命品格使它们完全能够适应严重缺水缺食物的恶劣环境。因为被骆驼的生命精神所震撼,所以孟永国回来后创作了名为《生命颂歌》的发绣作品。

而到温州泰顺采风时,孟永国被山村的纯朴和美好深深地吸引,被廊桥的迷人风姿震撼,他不惜六次去到泰顺泗溪,了解廊桥历史,从多个角度地观察,并拍摄廊桥在一年四季的变化与不同,回来后,创作了发绣作品《丝语廊桥》。而这幅作品也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4年“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被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这些经历让孟永国更加注重身边的生活,在生活中搜集素材,为创作做准备。“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得到具体的体验,才能受到感动和震撼,了解得越具体,对创作越有价值。”孟永国说。

如今孟永国的作品可谓炙手可热,频频获奖成为珍贵礼品,被各国政要、名流和博物馆收藏。2001年6月6日,《叶利钦像》获“第三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作为江泽民主席的礼品在大连赠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本人;2010年5月,《温家宝》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作为省政府礼品赠送给温家宝总理;2012年8月,《江泽民夫妇》作为文化部礼品赠送给江泽民主席……

推陈创新五次发绣技艺变革

一直以来,温州发绣都是单色作品,用的是东方人的黑发,用黑白的明暗对比来表现人物与风景。与此同时,在发绣创作实践中,孟永国也碰到了材料太过于单一影响了艺术的发挥、工具使用不能得心应手、作品装裱问题突出等专业问题。于是,他开始动脑筋想办法改变。

有一次,孟永国碰巧遇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的两位青年女老师来温师院美术系交流上课,看到她们的金发后,凭借着职业敏感性,他想着不同人种的头发合绣一定效果不错。“当时只是有这个想法,不敢向外籍教师说,后来魏老师和叶玉昶老师去荷兰互访,我就委托魏老师让翻译与金发老师说一下捐献一点头发给我。”孟永国说,拿到心心念念的金色头发后,他不断地构思尝试,从此踏上了彩色发绣的探索之路。

1994年,温州第一幅彩色发绣诞生了——《蒙娜丽莎》。相比于传统的单色发绣,彩色发乡具有色彩的冷暖和色相的微妙变化,质感效果特别好,画面层次更丰富。从单色发绣到彩色发绣,这是发绣史上的一大创新举措,无经验可以借鉴。此后,孟永国将彩色发绣作为自己的专研方向,开启了温州发绣创作向多元化的拓展。

与此同时,在创作《爱因斯坦》的时候,孟永国深刻地感觉到传统的发绣针法过于简单,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西方人物形象的色彩规律、明暗对比都有所不同,尤其是爱因斯坦这一伟岸的科学家形象,更需要区别于以往的技法来表达。”,于是,孟永国尝试性的用了现代刺绣工艺家杨守玉所创的“乱针针法”,将其带入发绣作品中。“乱针的针法结构比较自由,纵横交错的针脚正好能够体现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绣面各部分形成针法对比产生节奏,同时我也能用这种针法更好地表达虚实效果。”孟永国说。

自由奔放、轻松随意的乱针针法,达到发绣语言与审美对象精神传达上的契合。在之后的创作中,孟永国采用“应物施针”的艺术手法,艺术思想巧妙地融入针法语言,淋漓尽致地传达作者想要诉说的心声,做到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高度一致。

形式语言的创新引发思想表达上的思考,为了实现表达的需要,孟永国新创“做底补色法”,“弥补了发绣色彩的局限,又能形成绣面色调营造氛围,发绣表达更为自由,追求‘法随心意’的艺术境界。”孟永国说。

一次次创新体验,进一步启发了孟永国的创造性思维,他开始对发绣工具的革新,同时改良了发绣作品装裱方法。通过解构重组,优化功能美化形态,孟永国将老式刺绣工具创造性地转化为现代发绣制作工具,使其符合发绣的制作特点又方便操作,并获得专利。此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实践,他以平薄的硬木框后加衬板代替原来直接在缎地背面贴三夹板的方法,既能保持绣面平整稳固又利于长期保存,解决了发绣下绷装裱问题。

“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孟永国说,在继承传统发绣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不适应时代的部分转化为有生命力的新创造,表现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如此才能延续传统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