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化名)是台州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三生,因为成绩等各方面表现优异,今年高考后,参加了北京大学“三位一体”笔试和面试。
那天记者联系上她时,小姑娘正动车从北京回杭州,内心欣喜。因为前一天的下午五点半,北京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面试结束,她终于真正结束了漫长的高考路。
彻底放松下来的她,在手机里放金玟岐翻唱的《最初的梦想》:“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林晓像个大人一样向记者感慨:“回首这12年,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在学业上,特别是在考大学这件事情上,我尽全力了,没留任何遗憾。”
林晓的爸妈都是初中老师,从她刚能记事起,父母灌输的思想一直是:“读书成绩一定要好,这是普通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幼儿园的时候,爸妈就为林晓报了舞蹈、书法培训班,这两样学习,一直到忙碌的初三才中断。到现在,林晓还在庆幸,自己当初把这两项爱好坚持了下来。
“这让我枯燥的校园生活有了一抹亮色。”她说,因为擅长舞蹈,可以在学校表演,还当了晚会的主持人;练字则让她学会了吃苦,哪怕学习再乏味,也不轻言放弃。
从小学到初中,因为没有硬性选拔考试的要求,林晓的学业压力并不大。可一到初中,课程科目变多、作业量增多,学业压力瞬间大了起来。高考,也成为老师和家长反复提起的字眼。
中考后的那个暑假,爸爸特意带着她到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逛了逛。那个暑假,林晓感受到了大学校园的魅力:“在盛夏的中午,我看到大学生们都泡在图书馆看书勤学,画面很励志很向上,当时就心向往之,致使我上高中后就异常努力。”
高中的努力常常和无趣划上等号。据林晓回忆:“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二高三这两年的我,是非常非常无趣的,以至于现在对高中生活的大部分记忆,都是守着书本讲义,捂住耳朵,避开繁杂的喧嚣,争分夺秒、一心只扑在学习上。细细想来,高一参加的健美操,是我在高中期间做过的唯一感到快乐的事情。”
高考前,成绩和排名,成了她心情起伏的“指挥棒”。每一次考试后,面对起伏的成绩和排名时,内心慌张无措,好几次不自觉涌起“我明明这么努力了,却还是考不好”的失落。特别是最后一个学期,高三寒假回校后,更加过分在意分数,在成绩不断下落时,自我怀疑严重,一度很不自信。
“拼到最后,是自己设定的目标,以及家长学校等周围人的期许,支撑我咬牙坚持了下来。”你能想象,一个18岁的女孩,为了应对压力,会整天用心灵鸡汤来鼓励自己吗?
即将离开高中校园的林晓,无疑是优秀的,但回顾这18年,却有着太多的遗憾。
没能和要好的女同学好好聊一聊少女之间的小秘密;没能守在球场边为帅气的男生喝彩;没能和老朋友们时常保持联系,再见面时竟有了明显的隔阂和距离感……最遗憾的是,除了体育课、吃饭,高中不住校的她,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极少,基本没时间参与他们之间的闲聊。相处三年,竟没有交到很亲密的好朋友。
大学还没到来,她已经提前规划:重新开始练舞蹈、书法;学会一种乐器;做一些从来没做过的新鲜事,真正青春一把……
她还想对爸妈说:“你们真的不容易,如果‘考取功名’这件事是你们认为最正经的大道,我们现在已经一起走过。等我上大学后,你们可以适度放手,就别再围着我转了,去做一些让你们自己开心的事情吧。”
头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