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多元教育 深耕教育未来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四川师范大学举行“第二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高峰论坛
智慧教育之窗
2019-12-10
www.jyzc.com

201912103061.jpg

12月8日上午,“第二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高峰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校长卡利德·穆罕默德·伊拉齐,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扎米尔·艾哈迈德·阿旺,韩国庆熙大学后现代音乐学院院长、教授洪性奎,韩国嘉泉大学校长李仁宰,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澜涛,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唐继兰,成都大学副校长杨玉华,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副校长张海东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及主旨演讲会由张海东主持。

201912103062.jpg

汪明义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到会领导、专家学者及嘉宾表示欢迎。他谈到,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全球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基于对人类共同命运格局、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关照和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世界新秩序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习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世界”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判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赞扬和拥护。他指出,大学是人类进步的象征,必然与人类未来文明共命运,教育应该顺应时代大势,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对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从而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他强调,高等教育是知识之轮、友谊之桥、价值之源,为此,四川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做出了“大学理应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流砥柱”的判断,发出了“以构建全球高等教育共同体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倡议,确立了“24356”的战略规划(两大愿景、四大使命、三大理念、五大战略、六大方略),创立了“1234”的工作体系,即一个目标: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两大任务:拓展师生的全球视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强化三大抓手:与海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与海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与国家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优化四大平台: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平台,教师相互进修访学平台,校级联合科研平台,校级联合办学平台。

张澜涛在致辞中向多年来为促进中外教育合作交流的领导及教师表达诚挚的敬意。他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已经进入了纵深阶段,教育界工作者应当积极主动思考高等教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此,他对高校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在青年一代中做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教育,积极培养热爱世界和平、自信、开放、包容,具有全球视野以及善于分析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青年一代;二是要注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与阐释,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在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引导高校师生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话语体系建设;三是要积极履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职责使命,要积极走出去,利用自身特色优势,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文化传播活动,加深各国之间文化的沟通、理解、交流和互鉴,培养未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高端人才,加快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

唐继兰致辞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视野,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进步紧密结合的宽阔胸怀。她指出,面临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深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中国积极投身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为此,我国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成果,开辟了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卡利德·穆罕默德·伊拉齐对本次论坛成功举行表示祝贺,他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关注其发展目标以及定位国家所扮演的角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高等教育学校应该积极参与研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人才,努力打造教育共同体环境,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纵深发展。他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存在的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粮食短缺等问题,各国之间应该积极对话互动,进行有效辩论,加强合作交流。为此,他倡导中巴两国要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发展难题,深入探讨理念,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论坛开幕式上,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共同为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1912103063.jpg

开幕式之后,论坛进入主旨演讲环节。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卡拉奇大学校长卡利德·穆罕默德·伊拉齐,成都大学副校长杨玉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巴方院长穆罕默德·纳赛尔乌丁·汗分别作主旨演讲。

杨玉华做了以成都大学积极构建“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的演讲。他就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共同体的背景、含义进行了简要说明,介绍了成都的总体战略目标、“三城三都”战略目标,阐明了成都的发展愿景,并从成都大学的发展历程、国际化战略概况出发简述了成都大学的发展状况,进一步阐释了成都大学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的实践与思考。

卡利德·穆罕默德·伊拉齐围绕大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展开演讲。他对卡拉奇大学做了简要的介绍。他认为,与各地高校进行广泛的合作,分享共同的思想、经验,进行有关语言、文化、价值观的交流讨论,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合作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他指出,当今世界的主旨是发展与和平,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化的合作,重视与学生、教职工之间的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增强世界福祉;学生更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且积极参与到社会中,为社会服务。

汪明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中高等教育全球治理的探索和实践做了阐释。他首先对共同体以及高等教育共同体的概念进行了释义,逻辑论证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构建人类高等教育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和高等教育共同体何以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并从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的人类愿景、人类精神、人类学体系三方面详细解答了如何使高等教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力。在谈到四川师范大学的探索与实践时,汪明义指出,四川师范大学与国际上部分高校创办了孔子学院;成立了“SKY”联盟推动国际教育合作;建立了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穆罕默德·纳赛尔乌丁·汗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广绿色化学方法。他对卡拉奇孔子学院的课程设置、教职工与学生、设备设施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希望与川师开展更多的项目合作。他还从化学角度阐述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作用,用生态系统、气候系统的临界点来说明打造绿色地球的重要性,用“十二原则”解释了如何科学地打造绿色化学,论述了通过植物提取自然表面活性剂以及卡拉奇大学化学系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

出席此次论坛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卡拉奇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法拉伊克巴尔,韩国庆熙大学交流处处长催永德,韩国嘉泉大学国际交流处项目官员陈道玲、张中坤等,韩国汉阳大学驻中国办事处叶坤,四川省教育厅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罗杉杉,四川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宋志辉,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吕京等。

在下午的专家论坛上,来自中国、巴基斯坦、韩国的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经济、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作主旨演讲。

洪性奎作主题为“韩中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意义和展望”的演讲。他指出,当今各国客观上存在着一些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文化”是解决之道。而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各国应秉承相互关怀和相互尊重的态度,避免这种交流变成一种单向的文化传播,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宋志辉以“中巴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经验与启示”为主题作演讲。他详细介绍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第一阶段的成绩,以及进入第二阶段后面临的机遇。宋志辉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了良好范例,中方将继续坚定地与巴方合作,积极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为推动“一带一路”向前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扎米尔·艾哈迈德·阿旺演讲的主题为“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他说,“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到许多国家,国与国之间文化差异很大,有一定的沟通难度,而教育是互相协调的最好工具。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与中国合作,他们建立了中国学研究中心,招收了解中文的老师,培养了解中国的学生,通过教育为中巴经济走廊贡献了人才力量。

李仁宰作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大学的角色”的演讲。他认为,现在国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需要构建新关系、寻找新秩序,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人们要以温暖的视角应对环境变化,教育制度就是其中一种温暖的视角,大学就是培养与他人建立可持续关系的能力的地方。

吕京从理念、原则、方案、愿景四个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演讲。他详细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课题研究的五个维度、指标体系、体系内容、分组情况和人员安排。四川师大希望此次揭牌的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可以吸引一批学者、培养一批人才、产出一批成果、形成一定影响。

法拉伊克巴尔作了题为“从心理学视角来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她认为从心理学的视角可以把共同体理解为一个工作组织,这就需要实现人员之间的统一协调。要运用同理心去鼓励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进行开放的沟通,提高人们对于这个“工作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副校长张海东出席了下午论坛的专家主旨演讲会,四川师范大学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学院师生代表数百人到场参加论坛开幕式,并聆听这一场难得的国际视野下的思想盛宴。为了让与会者无障碍地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学校还专门请来了专业同声传译公司进行现场同声翻译。(通讯员:何丹 范娅婷 裴榕 李为之 陈美西 蒋嘉怡 蔡艺 郭文 张海玮 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