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我来说是幸福的,因为我在那里找到了一切,也就是来自我的老师、实验室伙伴和农场经理的爱和尊重。”四川农业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Muhammad Ali Raza(穆罕默德·阿里·拉扎)如是说道。作为一名在川农留学的巴基斯坦博士后阿里·拉扎在感恩在同时,也把友谊与希望的种子带回了他的故乡。
穆罕穆德讲授种植技术
受疫情影响,阿里·拉扎此次归国的假期显得特别漫长。然而,阿里·拉扎并没有让这一个假期在等待与盼望中虚度,而是身体力行,学以致用,把学校的实验搬到了巴基斯坦的土地,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阿里·拉扎究竟做了什么实验?这就要从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说起。在巴基斯坦,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兴起,当地对玉米、大豆等优质饲料的需求量剧增;但因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土壤肥力低,玉米产量平均仅为319公斤/亩,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并且无大豆种植,优质饲料短缺,难以满足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阿里·拉扎尝试把在川农研究学习到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给当地农户。
“我在今年二月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巴哈瓦尔布尔开始做了实验,玉米、大豆大概种了30多亩。”阿里·拉扎回忆道,“这是我所在地区的一项新种植技术,最初没有人愿意相信我。”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在开始之初似乎总是会受到怀疑,阿里·拉扎的邻居们看着他竟然把玉米、大豆间隔种植在一起,觉得不可思议,“小伙子,这样是长不出结实的玉米的!”
阿里·拉扎并没有在怀疑中退却,他坚信在川农,在中国学到的技术能够在巴基斯坦生根结果。在种植过程中,“杨文钰教授指导了我实验的每一步。他就像我的父亲,一直支持我,相信我。”阿里·拉扎谈到。有了导师做后盾,播种60天后,玉米、大豆两种作物都长得很好,当地农民开始相信他带去的这一新种植技术。据阿里·拉扎估计,每亩地玉米产量能达到660至700公斤,大豆90至110公斤。
“他们给我们的示范区拍照,给我打电话,问了几个问题。我是怎么设计的?我是怎么种的,什么时候种的?两种作物需要多少水和肥料?我如何管理杂草和昆虫?”当地农民逐渐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产生了兴趣,不断有农民到阿里·拉扎家和他讨论种植技术。又过了几天,一个由8个进步农民组成的小组找到阿里·拉扎,要求他带他们参观示范区。原来,这几位农民听闻了阿里·拉扎取得的成果,却并不相信。经过实地“取证”,“他们要求我在下一季指导他们使用这项技术,因为他们非常渴望采用这项技术。”阿里·拉扎自豪地说道。
随后,更多农民慕名而来,甚至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下周还会有一队政府官员到阿里·拉扎的示范区进行视察。
跟阿里·拉扎相似,另一名受疫情影响未能按期返校的川农留学生博士Sajad Hussain(贾德·侯赛因)也在他自家地里做起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验。为了让实验取得更好的示范效果,贾德在川农的导师刘卫国教授开启了“跨国网课”模式。在导师的帮助下,贾德制订了实验方案,却发现当地似乎没有适于实验的种质品种。刘卫国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连线贾德在巴基斯坦进行种子筛选,选出了适合当地的耐荫高产品种,又指导他在本地购买了如天平、游标卡尺等简单的实验器材,帮助他完成了很多实验数据的收集。
在导师的支持下,贾德的实验也取得了不小的影响,第一批玉米大豆在5月底就能收获。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农场主、农户纷纷前往“取经”,希望学习青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除了阿里·拉扎与贾德,还有更多川农留学生在巴基斯坦播种着友谊与希望的种子,当通过网络看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5月17日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的新闻后,同为巴基斯坦留学生的他们也激动地谈到:“在巴基斯坦,每个人都相信中国人是我们的兄弟,每个老百姓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更相信中国人。因此,个人而言,要特别感谢中国政府、四川省政府和我的大学的帮助,给了我们机会为巴基斯坦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头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