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新业态、新经济、新技术对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培养能够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一流人才,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深化“四新”改革,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打造新工科新文科深化改革的专创融合创新课程。
学校深入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改革,各专业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将理工、工管、工文、医工、艺工等学科交叉融合,将“智能+”全面融入新工科新文科改革,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通过构建专创融合项目式课程体系,聚焦区域发展急需,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2019年以来,全校各专业以新工科新文科改革为契机,以体现新工科新文科课程改革与建设为抓手,全面修订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方案。经过系统论证,全校79个招生专业设置了具有学科交叉和“智能+”特色的基于项目、案例、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专创融合类课程500余门,学生可跨专业、自由免费修读。
化工学院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设置了智能化工、智能分子工程、化工新材料等5个新工科课程模块,开设了“化工智能过程创新实践”、“材料制备技术及综合实验”、“催化化学与工程综合训练”等项目式课程,将课堂移到实验设备前,将授课方式升级为兴趣探索,让学生在专业领域探索创新,开拓专业视野,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开设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技术”、“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激光智能制造”、“金属构件增材制造(3D打印)形性协同控制理论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等新工科课程,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和学科前沿交叉领域,打破了传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局限,在交叉应用引导下拓展学生工程视野、增强创新能力。
微电子学院开设了“智能IC实践基础”、“智能芯片及系统设计”、“SOC系统开发和PYNQ实践”、“智能IC设计及实战”等设计和实践类新工科课程,更好实现“专创融合,赛教结合”教学理念,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专业通过设置“国际组织精英大赛”及“模拟国际会议”两大特色类模块课程,以项目为导向,将专业教育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文科创新型人才。
各专业在新工科新文科改革的专创融合课程设置论证中,深度统筹学科前沿、未来技术、专业发展与“双创”教育教学资源,结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理工经管文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加强新工科新文科的内涵建设,设置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跨本研、跨时空的“五跨”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及时更新、淘汰不适合当前产业发展与时代需求的课程内容,探索实施项目式、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方法,强化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以新工科新文科深化改革为契机,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明晰专业发展定位,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提炼学科专业内涵,打破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构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工科与理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深度融合,有效推动“四新”改革再深化、“双创”教育再升级,全面培养大学生敢闯会创的精神和勇于创新创造的能力。
头条
微信公众号